老旧小区改造 究竟“难”在哪儿?
老旧小区改造对老百姓来说是大家都欢迎的好事,但由于改造老旧小区涉及到被改造小区的每家每户,同时改造又是特别复杂的一项工程,因此在改造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一些矛盾。有的居民同意改造,有的不同意改造;有的要求加装电梯,有的不同意加装电梯。那么,老旧小区改造究竟“难”在哪儿呢?如何解决这些难点呢? 在4月16日下午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介绍了今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计划。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已确定,共涉及700万户居民,涉及面积至少30亿平方米。 如何发动群众参与?从被动改造到主动改造 老旧小区的改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建设工作,更是一个广泛发动居民、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窗口。同时,改造内容又特别繁杂,从水电气路到房屋、环境,还要补充完善公共服务,建立长期运营管理机制。所以,改造老旧小区的首要任务是发动群众参与共建。 黄艳认为,找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非常难。通过街道、社区等基层党委政府的入户调查等全方面发动,跟居民达成共识,会很耗时间和精力,但是只要建出来了,样板效应非常好,示范作用非常大。从各城市社区的改造经验来看,只要有第一个做成功的,后面基本上是附近居民都会去找政府,提出诉求“为什么我们小区不改造?”“我们能不能申请进行改造?”所以发动居民参与的示范效益是非常有效果的,发动群众参与改造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改造的资金从哪儿来?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 老旧小区改造只用政府的钱是不可持续的,尤其是完善类和提升类项目,因此只能采取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 黄艳介绍,从试点地区经验来看,政府资金是重点支持基本类的改造,而对于加装电梯、停车设施、改造后建立物业服务等内容,居民可以适当出资,这就需要跟居民达成一致。比如加装电梯,居民如果不出资的话,就无法进行改造。 “另外,在试点地区,通过很多社区公共服务产品,包括养老、托幼、助餐、快递物流、便民店等,能够吸引专业机构和社会资本,让社会资源参与进来。但是如果要全面推开的话,需要各地具体探索是否可行。” 黄艳补充道。 涉及部门多统筹协调难怎么办? 设立共管工作机制 小区的改造内容特别繁杂,涉及到非常多的行业主管部门,需要和不同部门、单位统筹协调,比如说管线单位、产权单位。黄艳介绍,在这个方面,各个地方也形成了一些机制,政府一把手抓改造老旧小区这件事,建立起了政府统筹、条块协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针对老旧小区专门设立了这样的工作机制,对加强工作协同、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发挥了很大作用。 改造成果如何保住?提升社区管理和共治 为了保住改造的成果,需要形成一种机制。黄艳强调,不仅能够让老百姓、让市场参与改造,还要结合改造提升社区的管理和治理,改造完之后把小区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起来。 改造老旧小区这项工作,要从小区改造的起始阶段就应该发动群众、促进居民达成共识,共同商量找到可持续管理的方式,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责编:初梓瑞、吕骞)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