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疏堵结合打好“社区文明牌”:“楼道革命” 咱们的社区焕
内容提要:“有了这张牌牌,社区‘创文创卫创城’的氛围提升了一大截。楼里上岁数的老人们再也不用愁不会用智能手机、找不到便民服务电话号码这类事情了。扔个垃圾下趟楼,顺便看一眼文化牌上的便民热线,一个电话,事儿就解决了。”河东区工业大学社区居民张爱忠提起最近社区里搞起的“楼道革命”赞不绝口。
■ “楼门内文化牌”是河东区在“创文创卫创城”过程中系统推进、因地制宜提出的“三线三牌”中的一张“牌”。 ■ “三线三牌”是河东区通过在小区内设置机动车规范停放线、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线、垃圾桶设置线等“三线”;在小区和楼门口统一设置出入口宣传牌、禁止共享单车入内警示牌、楼门内文化牌等“三牌”。 ■ 截至目前,河东区累计设置机动车规范停放线4.5万余处,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线700余处,垃圾桶设置线1800余处;设置出入口宣传牌1400余块、共享单车禁止入内警示牌700余块、楼门内文化牌1.2万块。 天津北方网讯:“有了这张牌牌,社区‘创文创卫创城’的氛围提升了一大截。楼里上岁数的老人们再也不用愁不会用智能手机、找不到便民服务电话号码这类事情了。扔个垃圾下趟楼,顺便看一眼文化牌上的便民热线,一个电话,事儿就解决了。”河东区工业大学社区居民张爱忠提起最近社区里搞起的“楼道革命”赞不绝口。 近几天,河东区唐家口街道各个社区的楼门迎来了一次整容式的改变,楼门内堆物能清尽清,“楼道革命”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全街64个自然小区有400多个楼门入口统一设计安装了楼门内文化牌,改变了以往宣传展板泛滥、内容繁杂等状况,就连让人头疼的“小广告”也被清理干净,布置一新、环境优美的楼门让人眼前一亮。 “面对墙面小广告,围追堵截、动员清除、擦拭覆盖等方式,只是‘堵’,有些信息老百姓还是需要的,只是贴错了地方。有了楼门内文化牌,以前乱涂乱画的小广告,现在换个地方、换个面貌,变成了‘正规军’,以整齐规范的形象跟正面宣传内容一起,服务于民,疏堵结合,一举多得!”唐家口街道工业大学社区党委书记赵虹说。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河东区凤歧里社区的100个楼门和彩丽园社区的199个楼门。楼门内文化牌公布网格员信息、服务范围与各类便民热线,绘制15分钟便民生活圈,同时还设置了插放通知的卡槽,方便社区各项事务及工作的公示公开,做到方便简捷、整齐划一。 河东区文明办相关工作负责人王芳萍说,河东区在“创文创卫创城”工作开展过程中,打破传统、创新举措,通过疏堵结合的方法,治理“小广告”顽疾。在14个市级文明社区率先进行“楼道革命”试点,设置楼门内文化牌,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同时通过亚克力名片盒的设计,让“小广告”有“一席之地”,取得了良好的治理和宣传效果。此外,提出“1+N”文明社区示范行动,通过14个社区先试先行,带动各街域30%的社区同步推广楼门文化牌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23个自然小区,新设置楼门内文化牌3700块。 小楼门映射大社会,小规矩体现大文明。“楼门内文化牌”是河东区在“创文创卫创城”过程中系统推进、因地制宜提出的“三线三牌”中的一张“牌”。据了解,为了打造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社区生活环境,河东区通过在小区内设置机动车规范停放线、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线、垃圾桶设置线等“三线”,在小区和楼门口统一设置出入口宣传牌、禁止共享单车入内警示牌、楼门内文化牌等“三牌”,让公共行为有了规矩、有了准线。截至目前,累计设置机动车规范停放线4.5万余处,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线700余处,垃圾桶设置线1800余处;设置出入口宣传牌1400余块、共享单车禁止入内警示牌700余块、楼门内文化牌1.2万块。(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