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牛了还是太晦涩? 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热议
内容提要:“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这段话来自于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文章公布后,生僻的字词、引言,奇怪的语句范式,让许多网友大呼“读不懂”。而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教授则点评文章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此文究竟是堆砌辞藻、佶屈聱牙还是辞章华丽、内容深刻?高考作文能否用晦涩展示才华?这种写作方式是否值得提倡?引发广泛热议。 据悉,在高考阅卷时,第一位阅卷人只给了39分,第二位和第三位则给了55分的高分。最后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由此可见是经过阅卷组审慎考虑的结果。 晦涩难懂不只在第一段,而是贯穿全篇。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容纳了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韦伯、切斯瓦夫·米沃什、维特根斯坦等多位哲学家、社会学家、作家,还有一堆普通人都不会念的生僻字:嚆矢、振翮、肯綮、玉墀、祓魅、??薄⒆巫纬L?…… “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些生僻词、生僻典故和生僻表达都用对了地方。”作家马伯庸在微博评论称。但他同时表示,没这个必要。“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信息一点不会损失。四个字来总结就是:辞不配位。” 还有人担心给这种作文满分,可能会诱导学生模仿,用晦涩表达和生僻字词“装高深”“博高分”。例如前些年有高考文言文作文给满分,就在随后几年中引发文言文模仿。 “这样不说人话的文章拿满分,传递了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方法论和价值观,让那些按常识写作要求教学生写作文的语文老师们情何以堪?又让那些在考场上好好写人话的考生们情何以堪?”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直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满分作文在公布后,引发争议十分正常。这也是教育考试部门在公布满分作文时,应该预料到的。好的作文本来就该个性化表达,不是千篇一律。给其满分,并不是鼓励其他学生也效仿这种做法,而是尊重、倡导个性化表达。 阅卷点评专家也指出,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文字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同时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告诉本社记者,不会建议自己的学生这么写高考作文,就像不会建议学生高考写文言文一样,“风险大,不一定都有阅卷组来复查斟酌给满分这样的好结局”。 马伯庸提醒,这位作者有阅读量,有知识面,也有表达能力,战术上选择也没问题,未来必有前途。只是在战略上,千万不要觉得这么写是一条好的出路。 据悉,因为引起争议,目前这篇文章已被首发该文的“教学月刊”公众号删除。 原标题:太牛了还是太晦涩?高考满分作文引热议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