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项目: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
内容提要:“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是一项“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逐渐实现从“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向“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转变。最近,项目核心的地下部分已经进入尾声。
“六稳”“六保”一线见闻
天津北方网讯:“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是一项“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逐渐实现从“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向“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转变。最近,项目核心的地下部分已经进入尾声。今天的落实“六稳”“六保”一线见闻,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项目,看看它到底什么样? 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坐落于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总投资15亿元,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被誉为继贵州天眼、上海光源线站之后的又一“国之重器”。项目分为两大主体建筑,分别是开展物理模拟的实验中心,和进行数据模拟的仿真中心。其中,实验中心里的水下振动台和大型振动台,是整个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中,最核心的部分。建成后,像居民楼、医院这样的常规建筑,可以实现等比例重建,以实物的形式,在这里进行抗震测试。 这个地震模拟振动台,建在地下18米深的位置。振动台的台面,相当于一个标准游泳池的1/3大小,是目前常规实验台面的五倍大,载重能力最大可达1300多吨。台面下方将放置“作动器”,试验中,作动器通过模拟横向和纵向的地震波,影响放在台面上的被测建筑,再通过台面上的传感器和周边摄像头,获取精准的震动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协助科研人员研究出更实用的抗震手段。 在实验中心,除了大型振动台,另一侧还设置了水下振动台,既能造出水波,又能模拟水流,产生近似河流、浅海的真实环境,为跨海大桥、超长隧道等项目提供更真实的测试数据。现在两大振动台,地下部分施工即将完工,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另一栋建筑——仿真中心,已经完成主体建设的70%,到2024年也将同步启动数据模拟测试,并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合作,为区域性的地震灾害进行风险评估。(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