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为什么留下来
内容提要:碧波万顷,绿苇摇曳,北大港湿地生机勃勃的景象不仅令人沉醉,更令野生鸟类流连。随着我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鸟儿现身各处湿地,有的从短暂停留变成越冬、繁殖,把这里当成了“家”。
天津北方网讯:碧波万顷,绿苇摇曳,北大港湿地生机勃勃的景象不仅令人沉醉,更令野生鸟类流连。随着我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鸟儿现身各处湿地,有的从短暂停留变成越冬、繁殖,把这里当成了“家”。 鸟儿为什么能留下来?答案在于我们以理念之变促成了生态环境之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只有改变粗放发展的观念,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才能不断得到它的滋养与回馈。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为城市发展“留白、留绿、留朴”,就是要在源头上做文章,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夯实发展根基,将大自然的磅礴生命力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理念之变,体现在行动之坚。过去,七里海搞水产养殖、旅游观光,带来一些经济效益,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湿地不湿”“人比鸟多”,听起来是黑色幽默,想起来心酸心痛。我们果断拆违建、停旅游,实施生态补水、苇海修复、鸟类保护等一系列工程,把七里海湿地恢复成生态净土。事实证明,用一时之失换长久之得,是我们必须答好的发展“方程式”,做得越坚决,获益就越多。 让更多鸟儿留下来,需要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拿出更多实招硬招,在统筹治理上多下功夫。稳步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实施也好,继续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也好,无论哪项工作都是持久战,经年累月夯基培土,才能让盎然生机浸润每个角落。从广义角度来说,“百鸟来栖”有更深刻的含义,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企业、人才,聚集更多绿色产业在这里发展,也是“凤栖于梧”必然要有的时代内涵。 生态环境保护做得好不好,鸟儿的选择给出生动回答。将绿色发展坚持到底,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更能诗意栖居的生存空间。(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