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黄河情】山东济南:两岸齐飞 从“大明湖时代”迈向“
内容提要:有着2600年建城史的济南,南依中华第一山——泰山,北枕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东西狭长的济南,对北跨发展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2018年以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国(山东)自由贸易区三大国家战略在济南交汇叠加,为泉城拥河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有着2600年建城史的济南,南依中华第一山——泰山,北枕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东西狭长的济南,对北跨发展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2018年以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国(山东)自由贸易区三大国家战略在济南交汇叠加,为泉城拥河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9月22日,“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泉城济南,探访华山湖湿地公园、凤凰黄河大桥、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等地,实地感受济南从“大明湖时代”向“黄河时代”阔步迈进的铿锵步伐。 推动黄河沿岸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 位于黄河以南的华山曾是济南的第一名山,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公元1295年,赵孟?在家乡湖州与好友周密宴饮,他赞美济南山川之胜,凭着记忆勾画出济南鹊华二山之胜,这就是著名的鹊华秋色图。 近代以来,黄河改道后的决溢泛滥、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粗放发展引发了济南北郊生态巨变,华山不复往昔,济南也失去了一大名胜。 2017年,济南启动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建设,挖湖蓄水、治理黑臭水体,打造泉城新名胜。如今的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重现“兹山何秀俊,绿翠如芙蓉”“泺水飞绡来野岸,鹊山浮黛入晴天”美景,成为济南第四大名胜。 据悉,近年来,济南依托标准化堤防做好生态文章,推动黄河沿岸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在171公里黄河两岸栽种林木近500万株,黄河风貌带初具规模。 加快建设跨黄河通道 为了更好地加强黄河两岸联系,助力先行区建设全面提速、助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济南在建和近期拟建9条过黄河通道。“十四五”期间,市区过黄河桥隧通道数量将实现翻番目标。主城区(齐河黄河大桥—济阳黄河大桥)范围内,总通道数达18个,平均间距3公里,黄河将成为济南真正的“内河”。 济南凤凰黄河大桥是“济南跨黄河通道规划”中先期实施的“三桥一隧”通道的组成部分,是实施济南市城市发展“北起”战略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济南将来铺设的首条有轨电车从新东站出发后,向北经先行区最终到达济阳区,线路上就将充分利用凤凰黄河大桥上预留的轨交通道。到时,乘客可以乘坐有轨电车,欣赏“黄河落日圆”美景。 目前,凤凰黄河大桥主桥钢箱梁总拼已经竣工,预计明年年底达到通车条件,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桥面最宽的特大型组合钢箱梁桥。 打造黄河流域科创新高地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济南市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创新体制机制,推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建立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先行区着力打造“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务、新消费”四大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一区两城六园。其中,中科新经济科创园是先行区科技创新的硬核力量和产业发展的急先锋。此外,先行区出台了促进产业发展十条政策,让科技创新成果顺利推向市场。 济南黄河北,一台动能转换的“发动机”正蓄势启动,将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输出源源动力。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