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后厨不能成为监管飞地
外卖后厨不能成为监管飞地 手机点外卖的方式颇受欢迎,不少美食城转变经营思路,取消堂食,将档口全部做成外卖后厨,仅供外卖取餐。不过,个别外卖后厨的卫生状况实在是让人不放心。记者发现,一些外卖后厨将洗好的食材摆放在垃圾桶上,还有的在公厕外堆放食材……(见10月19日《北京日报》) 一些外卖后厨的卫生堪忧,已经被曝光多次。有的垃圾桶上架菜盆、卫生间外摆食材,有的在锅里涮拖把,有的污水横流、蝇虫满屋……有外卖小哥直言:“如果有条件,还是在家做饭吃更好,干净卫生还省钱。”一句话道破某些外卖的惊人一面。 这些被曝光的外卖后厨,并非是无实体店铺、无工商营业执照、无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幽灵外卖”,基本都是拥有临街商铺的实体店,相关资质也无问题,可仍然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外卖后厨卫生状况不佳,这样的问题并不少见。如今一些商家将档口全部做成外卖后厨,这让食品制备过程变得更难被监督。“眼不见为净”之下,一些无良商家难免变得肆无忌惮,食材放在垃圾桶上或厕所门口就不足为奇。对此,监管部门应该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以前瞻的视角和能力去补位监管,别让任何一个角落被遗漏,滋生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在日常监管中,对“脏乱差”等卫生问题要零容忍。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外卖的食品安全,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值得注意的是,从2015年起,全国就在推广“明厨亮灶”工程。而根据新的食品安全法,政府倡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公开加工过程,公示食品原料及其来源等信息。这些后厨存在卫生问题的外卖商家,是否参与了“明厨亮灶”工程?参与的进程如何? 在媒体举报后,当地相关部门回应称将立即派人核实,如果问题属实,会督促商家立刻整改。希望相关部门的行动能够保持长期高压态势,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管机制,不能总是后知后觉。 当前,餐饮小店跑步进入“外卖时代”,外卖行业在飞速发展,我们在看好行业发展、便利民众生活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快速发展不等于野蛮发展,任何“隐秘的角落”都不能成为监管飞地。 戴先任 (编辑:贾亦夫)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