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脱贫攻坚的“科技种子”播撒田间
内容提要:11月18日,悠扬的旋律和温暖的阳光流淌在色彩斑斓的山岭上,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梧桐村2组看起来别有一番冬日的情调。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11月18日,悠扬的旋律和温暖的阳光流淌在色彩斑斓的山岭上,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梧桐村2组看起来别有一番冬日的情调。 一群群在树底下你追我赶的芦花鸡是梧桐村“山地音乐”的特殊听众。这些芦花鸡是从山东引进的,为解决芦花鸡的适应性和原生态散养等问题,重庆三峡学院生物学院的科技人员全程跟踪,山东的专家每个月也至少要来现场指导一次。 梧桐村村民张定美去年养500只芦花鸡净赚了2万多元,一家人靠养鸡脱了贫,今年又养了2000只。“我们的技术还是不过关,不过三峡学院在村里建了‘科技小院’,还有市里和区里的科技特派员,遇到什么问题随时能找到他们。”张定美说。 万州区龙驹镇是重庆2017年10月核定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中人口最多的乡镇。市、区两级科协通过院长带医师、校长带老师、站长带农艺师“三长带三师”进村入户,解决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依靠专家队伍的科技支撑,龙驹镇2017年底引进的汶上芦花鸡生态养殖扶贫产业项目,已形成鸡苗孵化、芦花鸡养殖、产品加工等产业链,带动当地群众户均年增收2至3万元。重庆市科协还支持万州区科协建成了龙驹中学共享科技馆、龙驹镇柠檬科普基地,为龙驹镇安装了覆盖所有村社的科普重庆云显示屏,在龙驹镇民义村新建了中药材科普基地和万州区第一个农村科普馆。精准扶贫的“科技特色”,为龙驹镇赢得了2019年全国十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的荣誉。 重庆三峡学院副校长祁俊生是重庆市科技局帮扶集团驻万州区龙驹镇工作队队长。据祁俊生介绍,科技专家到田间地头选育新品种、推广避雨栽培、根域限制栽培和肥水一体化技术,解决了龙驹种植猕猴桃长期面临的授粉困难、溃疡病褐斑病等难题,岭上村新建的200亩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基本实现了仿生栽培,总体节肥节水40%以上,每亩产果超过1吨,增产幅度超过20%,其中七成以上达到特级果品质。 重庆市整合各方资源参与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成立了由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合清任组长的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动员825个科技组织近万名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服务近4000场次,助力780个贫困村近6万建卡贫困户14.8万人脱贫攻坚。市科协联合市扶贫办、市农委动员3000余名科技工作者组建14个专家团“一对一”帮扶贫困区县,以“三长带三师”汇集科技力量服务农村。2017年10月重庆核定18个深度贫困乡镇后,市科协在每个贫困乡镇农村中学都建了一个科技馆,目前已在全市建成72个农村中学科技馆。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已有41家农技协与941户建卡贫困户或巩固脱贫成果户签订帮扶协议,让每户有劳动生产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掌握1~2项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和技能,至少能够参与一项农业增收项目。三义乡曾经是彭水县出了名的“穷乡僻壤”,三义特色养殖专业技术协会以“协会+基地+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养殖非洲珍珠鸡,2019年帮助几百户建卡贫困户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位于彭水县长生镇的子高中蜂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经县科协调配,2018年开始在三义乡以“公司+村集体+建卡贫困户+散户”的模式发展中蜂养殖,目前已建成蜂群超过100群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27个,吸纳了1000余户建卡贫困户。贫困户文允祥加入协会后,享受到了给贫困户会员免费提供100群种蜂的帮扶,还被聘为示范基地100多个蜂箱的管理员,一年下来,一个人的收入就超过了2万元。 原标题:重庆:脱贫攻坚的“科技种子”播撒田间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