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问政》:明确最后期限 相关部门立即整改
天津北方网讯:12月10号全市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动员全市党员干部“讲担当、促作为、抓落实”。本期《百姓问政》围绕这个主题,结合在红桥区发现的问题展开了问政。问政现场,就拖了五六年的公有房购买自住产权的问题以及三年未解决的高层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表示要马上就改,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最后期限。 房屋合同找不到 购买产权成难题 富宜里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中的3号楼和6号楼是当年安置红桥区丁字沽二段拆迁群众的住宅楼,属于公产房,居民们手中也都持有《天津市公有住房租赁合同》。近几年,随着公产房鼓励购买自住产权政策的出台,不少居民也准备将自家的房子的产权买下来。小区从五六年前就启动了办理购买产权的事宜,但是3号楼和6号楼的居民在上交完资料后却石沉大海了,原因是这两栋当年用于安置购买的房屋大合同找不到了,居民们很着急,多处反映,经过一番努力找到了房屋的开发商,而且经过确认房屋的初始登记还是开发商,但仍需红桥区住建委确认当年购买的是产权还是使用权才能办理后续手续。历史资料始终没有找到,又历经机构改革,区住建部门更是担心涉及国家资产流失,于是买产权的事情被一年又一年地拖了下来。 记者:一式两份的合同都找不到了,这是谁的责任?要怪老百姓吗? 红桥区住建委党委书记 主任 李冬:这个事跟群众没有关系,通过对富宜里的房产的调查和梳理,极有可能是当年的红桥拆迁站出资购买的房屋使用权,作为出售方或者是购买方,历史资料的保存和管理存在不规范的地方,造成了资料遗失。 记者:时效性体现在哪? 李冬:因为这个房子是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时间比较久远,当年的一些背景情况以及一些资料,确实需要一个查询的过程。造成群众购买产权真正的难点问题,最关键的富宜里3号楼和6号楼的产权的来源现在还不是很明晰。 记者:解决这么多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最终的定论。这个过程当中,要让老百姓来为历史的原因买单吗?倒霉的就是老百姓吗? 李冬:这个时间确实非常长,也说明日常工作当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一定的问题。存在一定的畏难思想,面对困难的时候,还不能够迎难而上,下一步也会及时反省,及时改正。 记者:在警示教育大会上,提出了等不起也不会等,其中就写到了有畏难者。针对这个问题怎么办?怎么样去克服畏难情绪? 李冬:会立整立改,举一反三,下一步准备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和房屋的产权单位以及和不动产的登记的相关的管理部门,房屋的移交和群众购买自住房产权的相关的政策和流程。梳理查询清楚以后,把房屋移交给产权单位,由产权单位配合老百姓来办理购买自住房产权的相关手续。 记者:在富宜里这个问题上,暴露出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红桥区副区长 密松:工作上存在问题,但是根子出在思想上,工作上的问题必须立即解决。有关部门要马上拿出时间表、路线图,要明确工作的责任人,倒排工期,限期把群众的问题解决好。第二方面,是要解决思想根源处深层次的问题,要马上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地把服务做好做到位。而且这件事情有关部门必须倒查有没有工作漂浮,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要严肃追责问责,通过这种责任的追究来倒逼责任的落实,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消火栓箱柜空空 消防安全存隐患 西青道14号楼,已经建成有四十年了。居民反映,楼道里的消防设施一直不全,现在消火栓箱柜里都是空的。追查原因,2017年区旧楼改造曾经为楼里补建了消防设施,但是需要街道来明确消防设施的接管单位,由于一直没有明确谁来接管,所以虽然消防设施都买了,但是没有安装。负责明确接管单位的应该是属地街道,虽然小区有准物业管理,但是属地街道认为,消防设施的接收应该由房屋产权人(河北区乌江里房管站)负责。所以该由谁接管始终无法明确,隐患却存在了三年。 记者:西青道14号楼在进行旧楼改造的时候,为什么要加进消防设施的改造? 红桥区住建委党委书记 主任 李冬:这是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的工程。对于高层住宅楼一个必须要改造的项目,对消防设施进行更新更换,确保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消除消防的安全隐患。按照旧楼的长效管理办法的规定,是应该由属地的街道来进行长效管理,从旧楼提升改造工程的角度,包括消防工程在内,连同其他的改造项目,是一并移交的, 记者: 改造完已经这么多年了,现在的问题在哪? 李冬:目前西青道14号楼的主要问题,还没有确定接管的单位。因为这个房子从历史上来看,目前的管理单位是河北区的乌江里房管站,根据和乌江里房管站的多次沟通和协调,他们拒绝接收消防的改造的设施和设备,所以造成了迟迟没有移交。 记者: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目前还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这是不是隐患? 公安红桥分局邵公庄街派出所所长 李宝刚:是隐患。隐患确确实实在日常的监督管理过程当中,存在有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以后加大对于消防主体责任落实的监督,督促主体责任单位,把消防水带还有水枪安装好,保持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作为属地街道,面对这样的隐患该怎么办?就放着不管吗? 红桥区邵公庄街道办事处主任 宋立军:街道在这方面确实是有责任。这项工作到现在,确实没有抓落实,街道在这方面缺少担当,缺少把作为落到实处的这方面问题。 记者:接下来怎么办? 宋立军:街道不再推,把这项工作马上接过来。一周之内把消防带消防枪都落实。然后把电、水也都落实,让消防枪时时刻刻都能用。 记者:从思想意识上,接下来要怎么加强? 宋立军:应该以这件事情为鉴,不能够推脱,一定要讲担当,先把这件事情落实落地,再有什么其他的情况,由政府机关负责去协调去沟通。但是首先应该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或者群众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 记者:怎么样落实好长效的机制,保证相应的设施设备不再丢失,把它管理好呢? 宋立军:有网格员每天去巡视,包括街道的公共安全办公室和派出所,包括消防,不光要巡视保障它不丢,肯定会保证抓落实。 记者:这个楼三年的时间了,消防隐患一直存在,消防设施建好了,但是街里因为由谁来接的这个问题,迟迟没有把相应的水枪水带给安装上,这暴露出来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红桥区副区长 密松:群众利益无小事,特别是像消防安全这样人命关天的大事,竟然拖了这么长的时间没有解决,非常的惭愧。对于这个工作,第一步,街道必须要压实属地的责任,马上把这个问题彻底地解决。第二,行业的主管部门责任也要压实。消防部门对于消防隐患要做好整改的指导和日常的监管。第三在消除隐患之后,还要研究体制机制的问题,企业的主体责任,行业的监管责任,街道的属地责任,必须层层压实,而不能层层失守。对于这个问题马上要有执法部门和专业的部门要研究,把各个单位的责任都要进一步压实。对这种问题马上整改,研究好长效机制,确保问题能够持续地做到有人管、有人治理、有人来解决,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