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带来幸福年丨兜底实了
天津年味浓——2021贺新春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红红的春联、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日子、红红的年。 伴着欢声、笑语、祝福,农历牛年春节的喜悦“??rdquo;跑在神州大地。总书记牵挂的乡亲们,谈起如今的好日子,喜上眉梢,甜在心头。 春节前夕,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热闹起来了。 村民谭登周又请人重写了门上的对联:上联“九死一生靠政策”,下联“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共产党好”。这是他2018年重伤初愈时自己想的内容,几年来,这副对联年年更新,但一字不变。 2018年3月,谭登周干活时失足坠落,丧失劳动能力加上巨额的医疗费让刚脱贫不久的老谭夫妇因病返贫。 2019年4月15日,在重庆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谭登周家,从屋外看到屋内,详细询问老两口的生活和身体状况。 得益于土地流转分红、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等,谭登周家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村里还给他安排了生态护林员岗位,老两口通过评议纳入低保,年收入能达2万元左右。 曾经华溪村人最担心的生病、养老问题,如今都有了政策保障,村民们内心踏实。 “学校就在我们家对面,大概用四五分钟就能到。”说起如今的上学路,四川凉山州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某色拉作难掩激动。 阿土列尔村被称作“悬崖村”。以前,孩子们为了往返于山底小学和山顶的村庄,不得不在海拔高差800米的山间顺着藤梯攀爬。危险的“天梯”,成了孩子们求学路上最大的阻力。 “看到凉山州‘悬崖村’的村民和孩子们常年在悬崖上爬藤条,上山下乡,安全得不到保证,看了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也很揪心。”4年前,在参加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触动了很多人。 2016年底,一条由6000多根钢管搭建而成的钢梯盘山而起。2020年5月,“悬崖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进了位于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孩子们实现了家门口入学。 哗哗—— 拧开水龙头,甘甜的洮河水,通过引洮工程,流入了甘肃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在2013年底前,村里的乡亲们吃水还多是靠几眼泉、几口井,大部分人家挑一担水要走半个多小时。遇到雨雪天,路特别难走,年年都有人为吃水滑倒摔伤。 2013年2月3日,农历小年。习近平绕过九曲十八弯,来到海拔2400多米的元古堆村,走进八旬老党员马岗的家。 缺水干旱是困扰当地脱贫的一大难题。习近平看到屋里的水缸后,特意端起一瓢水细细品尝,一口水下肚,他紧锁眉头…… 第二天,总书记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考察工程建设情况,叮嘱道,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水兴百业旺。得益于引洮一期工程,19万亩旱地变身水地,产业“遍地开花”。2018年,元古堆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整村脱贫出列。 源源不断的洮河水流进了陇中干涸的土地,也流进了老百姓的心田。曾经的“烂泥沟”村,蝶变为美丽乡村。 春华秋实幸福歌。 密实的民生保障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一幅“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图景越来越清晰。 原标题:总书记带来幸福年丨兜底实了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