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孙建博:应建立预警机制精准防返贫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在现行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孙建博认为,这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中国需要尽快建立完善的长效保障机制,防止脱贫人口返贫。”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淄博市原山林场原党委书记孙建博将目光聚焦在中国如何巩固和提高脱贫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在现行标准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孙建博认为,这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在调研中孙建博发现,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仍存在产业基础较薄弱,就业不稳定,因身体残疾直接失去劳动能力需要政府“兜底”等现象,有因病、因灾返贫的风险。 据初步统计,中国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 对此,孙建博在今年全国两会准备了《关于建立并完善脱贫人口脱贫不返贫保障机制的建议》。 “脱贫过程中实施了精准扶贫,防止返贫也要精准施策。”孙建博说,首先要建立预警机制,借助大数据支撑,紧盯就医、上学、工资性收入等数据,筛查支出骤增、收入骤减对象,及时拉响警报、跟进帮扶。 在助力脱贫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员的精准帮扶、深入基层带动农村集体脱贫等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孙建博认为,在防止脱贫的机制架构中同样不能忽视党员的力量,应充分发挥其“生力军”作用,采取一对一“精准双联”,对边缘户和易致贫、返贫人员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提供帮扶。 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方面,孙建博认为,首当其冲的是医疗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大病补充保险、社会救助、政府兜底保障等政策机制,对症下药消除返贫风险点。建立“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商业医保”等多层次医保救助体系,减少贫困重度残疾人的看病康复花销。 针对扶贫产业受灾或因市场波动剧烈造成较大损失等风险源,孙建博则建议,政府部门设立防贫基金或者为农户购买商业保险,化解因天灾等原因造成的返贫风险。“扶智”更要“扶志”。孙建博表示,要进一步激发相关人员的内生动力,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民众就业创业技能,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只有自主脱贫能力强起来,脱贫成果才能稳得住。”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