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天津引水超60亿立方米 1200万市民
内容提要: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安全平稳运行2270余天,累计向本市引调长江水已超60亿立方米,水质稳定达标,供水范围覆盖中心城区、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等14个行政区,1200多万市民直接受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在成为本市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复苏河湖生态的生命线。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安全平稳运行2270余天,累计向本市引调长江水已超60亿立方米,水质稳定达标,供水范围覆盖中心城区、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等14个行政区,1200多万市民直接受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在成为本市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复苏河湖生态的生命线。 据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全市供水总量由2014年的24.1亿立方米增加至2020年的27.82亿立方米。本市加快配套工程建设,增强供水调蓄能力和覆盖范围,已形成以南水北调、引滦工程为骨架,于桥、尔王庄、北大港、王庆坨、北塘五座水库互联互通、互为补充、统筹运用的供水新格局。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经济核心区域实现引江、引滦双水源保障,有效化解了城市供水的依赖性、单一性、脆弱性。引江原水水质常规监测24项指标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自来水出厂水、管网水浊度明显下降,市民饮用水口感、观感显著提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有效缓解了本市供水紧张的局面,还推动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本市大力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实施居民阶梯水价和高耗水行业特业水价,以价格杠杆撬动节水优先战略,全市9个区达到县域节水型社会标准,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覆盖率分别达到51.14%和41.76%,主要节水指标始终保持全国先进水平。此外,本市持续推进地下水压采,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源置换地下水源,2020年关停机井4303眼,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0.65亿立方米,整体地下水位埋深呈稳定上升趋势。本市还结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集中供水厂,延伸自来水管网,逐步用南水北调水代替地下水源,提升了2817个村、286.8万农村居民的饮水质量,全市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