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区三条石街75岁老党员王广霞坚持剪报 在社区举办展览
内容提要:75岁的老党员王广霞是红桥区三条石街道海河华鼎社区的居民。他从十几岁开始就爱好剪报,从“津门十景”到“红色印迹”,从大国工匠到战疫故事……前不久,王广霞将收集的关于建党百年的剪报精心整理,并装裱成册,在社区举办展览,用这些“时代留痕”给社区党员群众讲述党的百年历程,喜迎建党一百周年。
天津北方网讯:75岁的老党员王广霞是红桥区三条石街道海河华鼎社区的居民。他从十几岁开始就爱好剪报,从“津门十景”到“红色印迹”,从大国工匠到战疫故事……前不久,王广霞将收集的关于建党百年的剪报精心整理,并装裱成册,在社区举办展览,用这些“时代留痕”给社区党员群众讲述党的百年历程,喜迎建党一百周年。 爱好剪报 走进王广霞的家,一间卧室俨然已经成了他收集、整理、制作剪报的工作室。王广霞告诉记者,他14岁还在上中学时就开始剪报,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天津日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在内的大量报纸,都是王广霞的涉猎范围,到如今估计有400多本剪报集。最开始,他只是收集一些革命烈士诗抄,后来逐渐关注时事,再后来进行专题整理。王广霞说,上学时资料有限,上班后,除了给家里的钱,自己留的零花钱都用来买报纸了。退休后有了大把时间,他更是每天都沉浸在报纸的海洋里。看着报纸越来越精美的版面和越来越生动的文字,他想收集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有时候,报纸反正面的内容都想留下,一份报纸难以满足,但过期报纸又很难买到,他就到处拖亲戚找朋友帮他搜寻。 装裱成册 剪下来收集好的报纸越来越多,王广霞便将它们装订成册,并学习了装裱技术,让集报册越来越精致。以前,他只是在旧挂历上粘贴报纸,后来用上了专业的“复背纸”,而封皮则在纤维板上覆上一层绫子,结实又美观。为了学习装裱技术,他跑到照相馆去冲洗“立等可取”的照片,然后在旁边偷偷地看人家怎么操作,记下要点,回来反复实验。王广霞在集报这件事上是个“有心人”,哪怕走在路上看见合适的素材都会捡起来。他为一本集报册起的名字叫《红色印迹》,但却找不到合适的字体,没想到,遛弯的时候意外发现一张废旧报纸,正好有这几个字,便捡回来照着临摹。 专题报道 因为多年的集报习惯,王广霞对党的大政方针、时事要闻都特别了解,三条石街道还邀请他担任宣讲团的成员。自从有了这个“职务”,王广霞更加用心学习,他常常带着自己的剪报集册去讲课,让大家听得入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各大媒体纷纷开始专栏报道,这让王广霞更是如鱼得水。他精心收集整理、拼接排版、装裱成册。记者看到,集报册红色喜庆的封皮上赫然写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里面收集的都是关于建党百年的专题报道。不仅内容全面,制作也很精致,恢宏大气,又不乏生动感人。前不久,他携带着精选的10余册剪报展本来到社区举办展览,通过剪报向社区党员讲述党的百年征程。王广霞说,随着各家媒体报道的不断深入,他的集册还将继续加厚、丰富,并不定期地在社区进行展览和宣讲。(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