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区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六千至一万人 县城新建住宅以六
2021-06-24 01:46
导读:内容提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五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提出控制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县城建设应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合理布局,既要防止盲目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又要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县城建成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五部门近日印
内容提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五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提出控制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县城建设应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合理布局,既要防止盲目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又要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县城建成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五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提出控制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县城建设应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合理布局,既要防止盲目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又要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县城建成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 《意见》还提出,县城民用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鼓励新建多层住宅安装电梯。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确保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到位。 “我国不少县城消防车云梯高度在50米左右(约17层楼高),且地形、周边设施等可能导致实际抬升高度下降,限制县城住宅高度是保证消防安全的重要举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刘燕辉说。另外,相比低层住宅,高层住宅对二次供水、电梯等维护技术要求更高,且会增加相应成本。 营造人性化公共环境方面,《意见》提到,严格控制县城广场规模,鼓励在行政中心、商业区、文化设施、居住区等建设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公共空间;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打造县城宜人的空间尺度;控制县城道路宽度,县城内部道路红线宽度应不超过40米。 |
推荐文章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