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区:做足山水文章 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蓟州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做足山水文章,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百姓生活蒸蒸日上。 作为京津冀生态涵养区,蓟州区落实“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坚持绿色生态保护优先,实施于桥水库水源保护工程、国家生态储备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53.5%。大力开展废弃矿坑和山体修复,累计治理矿山创面252万平方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蓟州启动农家院三年提升改造工程,截至目前,蓟州20多个景区、2000多个农家院、120个特色旅游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0万多人。渔阳镇西井峪村,瞄准高端民宿,做足“石头”文章,成为网红打卡地,饽饽山、最美乡村公路等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如今,小穿芳峪村、郭家沟村、砖瓦窑村,越来越多的旅游村和西井峪村一样,走出了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绿水青山也转化成了金山银山。眼下,罗庄子村的红香酥梨正值挂果期,借助新的嫁接种植技术,以前没人要的酸梨变成了抢手的红香酥梨,供不应求。 如今,蓟州特色农产品产业规模逐渐壮大,全区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7.34万亩,绿色有机认证农产品达150种,盘山磨盘柿子、板栗、黄花山核桃等优质果树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好生态引来好项目。投资100多亿元的生态旅游综合体“春山里”,正在加紧建设。这个由废弃矿坑修复建设的项目,集环保生态旅游、科普教育和体验式旅游为一体,目前已经吸引了来自北京的50多家企业入驻。 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特技)蓟州经济开发区纳入京津冀“2+4+N”产业承接平台体系,功能配套更加完备,全区195家企业完成创新转型,战略性新兴企业达到2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2家。同时,引入了中交、万达等知名企业。 采访:蓟州区发展改革委主任 刘凤林:有的在项目上,有的在总部的迁移上,我们正在与项目方进行紧密的对接。列出了时间表、路线图,使我们的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开足马力。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蓟州整合区内120多处红色遗迹,36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出14条红色旅游线路,其中,“生态蓟州·田园如诗”精品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蓟州区还不断创新形式,举办专题展览,开设红色课堂,建设红色村史馆、“重走长征路”主题文化公园等,让红色资源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引领力。(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
-
近日“绎乐趣玩 EV满电开跑”京津媒体...[详细]
-
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在开启新空间。《经济参考报》记者获...[详细]
-
内容提要:昨日,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开园暨天津市航空...[详细]
-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0年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详细]
-
推荐阅读 人民银行报告:52.3%居民预期下季房价“基...[详细]
-
内容提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10...[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轨道交...[详细]
-
内容提要:近日,“天河”超级计算机在数据密集型应用...[详细]
-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详细]
-
6月2日,上海城市更新基金成立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