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共同点,分享高质量产品
10月的杭州,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日前在这里举行。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中外嘉宾参加,围绕“深化合作传播,繁荣内容创作”主题,共话媒体传播,共谋政策合作。 此次论坛上,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中阿广播电视技术与产业对接的实现形式和途径。阿尔及利亚新闻部部长哈桑·拉贝西表示,阿中文明交流互鉴潜力巨大,期待在新媒体领域加强交流,在技术领域互通有无。中国在数字化媒体领域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阿拉伯国家推进数字化媒体发展进程。黎巴嫩新闻部总司长哈桑·法勒哈指出,中国在新闻传播和新技术运用方面重视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合作与共享,阿拉伯国家希望与中国在技术和内容制作等各个层面上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利用资源联合制作媒体作品。 本届论坛的一大亮点是中阿广播电视及网络视听合作成果展。沙特中东广播中心商务总监沙里夫·巴德蒂纳看完成果展后表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内容制作传播等多方面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新技术要求我们快速适应数字化进程,期待双方有更多智慧广电技术合作。 “通过本次论坛,中阿人民将共享更好的媒体环境和高质量的媒体产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埃及最高媒体委员会副部长穆罕默德·阿姆里说,希望在构建媒体数字平台领域增进埃中合作,实现媒体发展的与时俱进。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大使马哈穆德·艾勒艾敏指出,传统媒体应该扩大受众,尝试与新技术融合。要激发媒体合作的潜能,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节目,使广电合作与新时代的科技相适应,推动阿中经济社会的发展。 媒体担负着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任。通过制作和传播反映中华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视节目精品,媒体可以成为促进中阿民心相通,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桥梁。近年来,《父母爱情》《美好生活》《中国式关系》等中国电视剧在阿拉伯国家热播,中阿合作拍摄的纪录片《永恒的友谊》《旅行者的足迹》,以及首部中阿合拍动画片《孔小西与哈基姆》都取得了很好反响。 阿曼公务员部新闻编辑阿勒·萨密里对本报记者表示:“为了阿中人民的心灵更加亲近,我们有责任做好媒体间的沟通和交流。” 苏丹国家广播电视台台长易卜拉欣·穆罕默德表示,苏中虽然地理位置遥远,但是阿拉伯人内心深处与中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阿中媒体应该寻求更多共同点,共同创作出更多内涵丰富的产品,传播和平理念与人文精神。 《 人民日报 》( 2019年10月20日 03 版) (责编:李枫、岳弘彬)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