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始发展无人化农业
日本农业面临着从业人口老龄化、农业生产成本高等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本开始发展无人化农业。小型无人机、无人驾驶农机和小型农用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正逐渐代替传统的人力耕作方式。 小型无人机可以用于农药喷洒等作业。截至2018年底,在日本农林水产航空协会登记的小型无人机数量达到1500架左右,技能认定操作员人数将近5000人。 为推动无人机的进一步普及和安全使用,日本农林水产省近日首次制定了农业领域普及小型无人机计划,包括扩大小型无人机在生产状况分析、农药化肥喷洒、防治鸟兽害等领域的使用。该计划称,到2022年要将无人机喷洒农药的面积从目前的两万公顷扩大至100万公顷。此外,日本还专门成立了由政府和民间代表组成的联席会议,以进一步普及小型无人机。 不过,要推广小型无人机仍需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例如,需要研发适合喷洒化肥的材料,通过技术更新实现均匀播种,如何在作业过程中保持机身稳定等。今年3月,日本茨城县河内町举行了第二次“探寻农业用无人机可能性大赛”。为期两天的比赛除了开展喷洒除草剂和施肥作业的无人机操作比赛外,还举办了研讨会,邀请产学研各界就解决无人机的技术问题献计献策。 除小型无人机之外,无人驾驶农机也是农业人工智能化的重要领域。近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开始在全国进行小型无人机和无人驾驶农机的智能农业试点工作。这项试点选出了遍布各地的69个项目,涉及不同条件的农地,实验内容包括水稻耕作、旱地耕作、蔬菜栽培、畜牧业等。试点工作将持续两年时间。农林水产省将根据相关试点数据,推广相关技术。 日本各大农机企业顺应潮流,把无人化农业发展趋势转化为商机。众多企业加快推进拖拉机、挖掘机等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和无人化。2017年,日本农机企业久保田公司发售了一款在人工监视下可进行无人驾驶作业的拖拉机。该公司还计划在今年推出新款无人驾驶拖拉机、插秧机,并计划在2020年发售新款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 日本农机企业还在研发新型智能插秧机、可远程操作的小型挖掘机等。其中插秧机可以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瞬时检测田地内土壤的深度及肥沃程度,从而在插秧的同时播撒适量的肥料。小型挖掘机操作者只要佩戴防风镜形状的显示器,就能借助3D影像远程驾驶。这种无人挖掘机可以在山间开垦及运送木材等领域发挥作用。 此外,还有不少小型企业正在加紧研发各种小型农业用机器人。位于神奈川县镰仓市的一家创业公司将于今年夏天发售一种机器人,不仅能采摘蔬菜,还能诊断病虫害和土壤状况。 业界人士认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化农业机械的推广和普及将大大提高日本农业的生产效率,有望吸引更多个人和企业从事农业生产,提升本国农业竞争力。 (本报东京电)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22日 17 版) (责编:白宇)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