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识平:习近平的“文明足迹”启示了什么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题:习近平的“文明足迹”启示了什么 辛识平 当地时间11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夫妇陪同下,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沐浴着地中海温暖的阳光,穿行在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古希腊神话人物和建筑雕像中,两国元首以古鉴今,展望未来。在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中,人们感受着两大文明古国“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真挚友谊,领略到“品茶品酒品人生”的文明交流之美。 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所说:“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从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文明遗址,到埃及卢克索神庙,从捷克斯特拉霍夫图书馆,到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古城……习近平主席的“文明足迹”,勾勒出不同文明相交相知、互学互鉴的动人画卷。 回望2019年的中国外交,文明交流互鉴无疑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四个坚持”,为人类共创美好未来提供了智慧之钥;在罗马,习近平主席和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意大利返还796件套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历史文化名城金奈,习近平主席和印度总理莫迪闲庭信步,追溯中印文明互学互鉴渊源……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国际交往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文交流的“软”助力。习主席到访希腊之际,“相约千年·魅力丝路文化行”“设计中国·魅力汉字”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在希腊掀起热潮;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中法双方签署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和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开展合作;“一带一路”沿线,教育、科学、文化、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热火朝天……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人文交流精彩纷呈,拉近了彼此距离,将友好的种子播撒在各国人民心中。 文明如火,烛照未来。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吸收了中华文明精髓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为破解人类难题提供了有益启示,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 “这次对希腊的访问,我感触良多,一言难尽。”从希腊再出发,习近平主席的“文明足迹”仍在延伸。中华文明将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流互鉴中,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以更加精彩的文明发展成就贡献世界。 (责编:燕勐、杨牧)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