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互利共赢世界潮(和音)
开放合作,铿锵有力的足音在亚太地区回响。循着这个声音,人们看到一个值得期待的合作新局正在展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15个成员国整体上结束谈判,预计2020年签署协定。这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贸易增速放缓,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各种力量侵蚀。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意义更加珍贵——不仅给市场带来重大利好和信心,而且成为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有力支持和有益补充,将为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稳定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助力。“这将对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我们会继续维护自由贸易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完成谈判将展示我们支持在本区域营造开放贸易投资环境的共同承诺”……地区国家领导人的积极表态,进一步说明坚持合作和开放,追求共同发展和繁荣,是地区各国的普遍共识。 知行合一,是区域合作进程得以不断取得突破的关键要素。回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多年谈判历程,可见各成员国付出的大量努力颇不寻常。其中,中国作为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推动者和积极参与者,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受到了普遍赞誉。中国致力于开放合作的行动实实在在、一以贯之。从中国致力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动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的行动中,世界同样读出了力促区域经贸合作的初心,感触到来自中国的开放合作之风。 顺应互利共赢的世界潮,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当今中国带给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开放合作故事源源不断。仅在过去两个月间,就有许多新成果可圈可点: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中国和新西兰宣布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为双方互利合作带来新机遇;中国和毛里求斯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开启中非经贸合作新局面;中国和欧盟完成了地理标志协定谈判,正致力于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早日取得积极成果。中国同全球伙伴不断书写的互利共赢新篇章,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各国人民带来了福祉。 “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是顺应历史潮流,行人间正道。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这是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通向各国共同发展美好未来的正确路径。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19日 03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