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阿富汗难民提供更多支持
由巴基斯坦和联合国难民署共同举办、为期两天的阿富汗难民问题国际会议2月18日在伊斯兰堡闭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上表示,阿富汗难民问题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旷日持久的难民问题之一,呼吁国际社会应采取更多行动帮助阿富汗难民。 当前阿富汗局势持续动荡,难民问题仍在恶化。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2019年,阿富汗国内有超过40万人因冲突、干旱和其他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与此同时,只有约8000名阿富汗难民能够回归家园。据联合国统计,阿富汗3500万人口中近1/4曾经背井离乡。当前,全球仍有460万阿富汗人处于流亡状态,其中270万人获得了难民身份,巴基斯坦和伊朗分别收容了140万和100万阿富汗难民。 古特雷斯肯定巴基斯坦针对阿富汗难民在信息登记、教育培训和医疗保健方面采取的措施。他表示,国际社会对巴基斯坦和伊朗收容阿富汗难民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呼吁各国采取更多行动分担责任。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说,尽管面临经济挑战,巴基斯坦过去数十年里竭尽全力为阿富汗难民提供帮助,国际社会应基于人道主义原则推动改善难民生活。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在会上表示,中方愿依托中巴阿三方合作平台,实施巴阿边境口岸建设、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社会民生项目;帮助提高返乡难民的自力更生能力,使其享有更体面、更有尊严的生活。 在阿富汗喀布尔大学任教的法蒂玛是成功返回家乡的阿富汗难民。她对本报记者表示,安全问题仍是当前阿富汗难民返乡最大的顾虑。尽管巴基斯坦、伊朗等阿富汗难民收容国一直在努力推动教育、医疗等难民权益保障工作,但这对收容国和难民本身而言都并非长久之计。 联合国认为,解决阿富汗难民困境的主要途径是鼓励难民自愿回国,但前提是难民的人身安全和尊严能够得到保障,阿富汗需要尽快真正实现和平。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波·格兰迪强调,恢复和平是解决阿富汗难民问题的根本方法,呼吁各方把握住眼下的和平机遇。 “我们最期盼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迎来和平,没有人不爱自己的故乡。”已在巴基斯坦生活21年的阿富汗难民代表卡蒂嘉说,对于长时间流亡海外的阿富汗人而言,回归故乡并非易事,“语言、文化、食物,过去适应的一切都会改变。回去意味着重新开始”。 (本报伊斯兰堡2月1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20日 17 版) 延伸阅读 (责编:岳弘彬)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