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加速创新开放对冲疫情对供应链影响——访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
专访:加速创新开放对冲疫情对供应链影响——访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 新华社伦敦2月22日电 专访:加速创新开放对冲疫情对供应链影响——访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 顾震球 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新冠肺炎疫情会给全球价值链带来一定影响,但客观上也为中国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带来某些机会。 傅晓岚表示,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停产停工,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的对人员流动的限制措施,确实让部分跨国企业的全球运营受到影响,并可能通过全球价值链传导至制造业的上下游环节。但她指出,在新技术革命发展及欧美等国寻求制造业回归等因素推动下,全球价值链分工一直在变化。比如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就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重要的中间品生产和高技术制造品组装转变。 当前,中国正在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傅晓岚对此评价说,这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保障人民生活和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的连续性,对确保企业本地和全球供应链正常运转、国际市场稳定也有重要意义。 疫情会对供应链造成一定影响,但同时也蕴藏着某些机会。 “疫情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傅晓岚分析说,疫情暴发后,相比侧重传统管理的企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系统,会使制造业运营更灵活、成本更低,也更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她认为,此次疫情发生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和民用机器人、5G相关技术应用、医疗与健康产业等可能实现新的突破。 傅晓岚说,疫情将在客观上促使朝向价值链升级和创新的转变,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话语权。此外,还应强化亚洲产业链命运共同体,并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推动亚欧产业链合作。 如何让外资“引进来”并“留得住”?傅晓岚认为,短期内要重视企业的复工复产,但长期来看,要构建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全球制度竞争,从而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持续投资的信心。 (责编:刘洁妍、杨牧)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