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界音乐浸润心灵 阐释世界音乐艺术真谛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电 3月27日,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成功举办了《家长公益讲堂》线上直播活动。活动邀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世界民族音乐教研室主任安平教授以《乐走天下-世界音乐文化探秘》为主题,通过集知识性与趣味性、音乐与文化于一体的解读,带领观众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中游走天下,感悟和享受世界音乐文化的魅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坦诚合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此次讲堂活动即是引领观众用世界音乐浸润心灵,用文化融通诠释开放合作,用教育力量唱响同舟共济、人类必胜。 安教授首先带领观众从多角度初步了解了“世界音乐”的专业定义,并以印度、中国、日本的音乐及其代表乐器为例,用生动的讲解配合精彩的视频赏析介绍了世界音乐的不同风格——代表温暖细腻情感的中国歌曲《茉莉花》,流露自然哀婉之情的日本歌曲《樱花》等。期间,他强调,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理解世界音乐要注意跨文化的理解原则,即:平等、尊重、包容的文化态度;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音乐理念;中国、西方与世界的融合格局。观众被安教授的专业讲解及世界音乐迷人的旋律与深厚的内涵深深打动了,大家深刻认识到:要理解世界音乐首先要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体会不同的民族文化蕴含的民族情怀。 为了给观众带来更为真切的音乐感受,安教授视频连线远在印度的著名塔布拉鼓演奏家Sarit老师,请Sarit老师给观众送上了疫情期间的真诚祝福,并做了精彩的塔布拉鼓演示和讲解,展现了印度音乐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随后,安教授又邀请青年琵琶演奏家乔鹤老师现场使用 “乌德琴”(英文:Oud)、琵琶和吉他演奏了不同风格的乐曲,生动表达了世界音乐的根本特征,阐释了世界音乐的艺术真谛。 讲座结束后,观众纷纷反馈,这是一场涵盖海量艺术内涵的大师课,在人类共同面对新冠疫情考验时,世界音乐跨越了地域、种族和文化,让人们在风格迥异的音乐中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和认同,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了解世界音乐、学习世界音乐能够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国际性思维,打开孩子的视野,引导孩子站在宽广的角度看待世界。 (责编:杨牧、常红)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