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总裁说今年全球将出现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后果
新华社华盛顿4月9日电(记者高攀 熊茂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9日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将急剧跌入负增长,IMF预计将出现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经济后果。 格奥尔基耶娃当天在为IMF与世界银行远程春季会议发表揭幕演讲时说,新冠疫情是一场截然不同的危机,正以“闪电般的”速度和前所未见的规模扰乱全球社会和经济秩序,危机的深度和持续时间仍面临极大不确定性。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仅在3个月前,IMF曾预计今年IMF成员中将有超过160个国家实现人均收入正增长,而现在IMF预计今年将有超过170个国家出现人均收入负增长。IMF将于下周公布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如果疫情今年下半年消退,各国逐步取消防控措施并重启经济活动,2021年将可能出现局部经济复苏,但这一前景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多数地区的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面临较高风险。IMF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融资总需求达到数万亿美元,面临数千亿美元融资缺口。 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格奥尔基耶娃提出四点计划:继续实施必要防控措施,为卫生体系提供支撑;采取大规模、及时、有针对性的财政和金融部门措施,为受影响的民众和公司提供保护;减轻金融体系压力并避免风险蔓延;为疫情防控后的经济复苏做好计划。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IMF将动用所有力量为成员提供政策建议、技术援助和金融资源等服务。她指出,IMF目前拥有1万亿美元的贷款能力为成员提供服务,同时正在响应超过90个国家的紧急融资请求。IMF执行董事会已同意将可用紧急信贷增加一倍,这将确保IMF能满足预计约1000亿美元的融资需求。 受新冠疫情影响,IMF和世行的管理层及执行董事会已同意将今年春季会议调整为远程会议,定于4月14日至17日举行。 (责编:牛镛、岳弘彬)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