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学家彼得森:全球经济恢复须防疫情反复
新华社柏林6月7日电 专访:全球经济恢复须防疫情反复——访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经济学家彼得森 新华社记者朱晟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经济学家蒂斯·彼得森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经济要恢复至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难度不小,既需要多重措施的支持,更必须防范疫情反复。 彼得森表示,本次疫情导致的经济危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严重,目前尚无法预估全球经济将多快恢复,但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对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带来巨大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将超过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同时,经济复苏要求受感染者数量保持较低水平,因此须避免疫情二次暴发。 彼得森表示,疫情暴发后,大多数金融市场在出现剧烈波动后较快稳定下来,部分原因是各国政府出台的稳定经济政策缓解了市场焦虑。但不排除在今后几周或几个月内金融市场再次下跌,尤其当不能排除出现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时。 彼得森认为,全球消费者将从低油价中受益,有余钱购买其他商品;企业也从低油价中受益,因为生产成本得以降低。但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收入的国家将承受巨大压力,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油价下跌将使这些国家出口收入下降、外债上升、本国货币贬值,必需品的进口变得越来越困难。 彼得森还说,本次疫情凸显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近年来,数字化技术正越来越多地用于企业生产,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趋势。计算机、机器人、自动化和其他数字技术运用的不断增加,将降低下一场流行病暴发时停产的风险。短期内,数字化创造的工作岗位预计要比消灭的工作岗位更多;从中期来看,数字化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可能会减少,但没有重大失业的预期。 在谈到全球治理问题时,彼得森指出,全球治理目前最大的短板和风险是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孤立,尤其是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经济危机时期,为了稳定本国生产和就业,经济体常常试图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保护自身经济。但如果所有国家都这样做,则存在重大贸易冲突的风险,这将导致所有相关国家经济受损。 彼得森呼吁,全球主要经济体应谨防经济孤立和贸易保护主义,让国际劳动分工不受新贸易壁垒的阻碍;此外还应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因为这些国家往往受疫情影响较大,且没有足够资源应对疫情。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