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迎机遇 携手新程(大使随笔)
■站在建交45周年的新起点,中特两国伙伴之手将越拉越紧,更多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并为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虽与中国远隔重洋,但两国传统友谊源远流长。1806年,第一批华人抵达特立尼达岛,中特友谊由此发端。1971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投票赞成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4年6月20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特多成为加勒比地区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此后,中特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45年来,中特两国一直是政治互信的伙伴。双方共同坚持独立外交政策,始终理解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在国际事务中支持配合。2013年,习近平主席对特多进行国事访问,推动中国同加勒比建交国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特多,两国关系从此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特多总理罗利正式访华,为双边关系注入新活力,双方全方位、多领域友好合作持续深化。特多成为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英语加勒比国家,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携手共赢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45年来,中特两国一直是互利互惠的伙伴。中特经济互补性强,双边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2018年,中特双边贸易额达7.3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截至2018年底,中企在特多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24.7亿美元,对特多直接投资存量超过6亿美元。多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对特多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良好效益。目前中企承包在建的阿利玛医院、丘吉尔罗斯福高速公路立交桥、铝科技研究中心、4G无线网络扩容项目等均为特多重点工程,也是双边互利合作服务当地社会民生的生动体现。 45年来,中特两国一直是以心相交的朋友。两国人文、教育、旅游、体育和媒体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2013年,西印度大学圣奥古斯丁分校孔子学院成立;一年一度的“欢乐春节”活动在当地引发“中国热”;华人钢鼓乐队、中华文化研习会、特多龙舟协会等华人文化社团成为中特两国文化交流与民意沟通的桥梁。不久,特多首都西班牙港市传统的唐人街将迎来两座来自上海的中式牌坊。这将是铭记华人为特多当地多元文化和社会繁荣所作贡献的永久丰碑。 回顾历史,中特45年友谊历久弥坚;展望未来,两国友好合作前景广阔。我相信,中特两国伙伴之手将越拉越紧,两国合作将更多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也将为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大使)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0日 03 版) (责编:白宇、岳弘彬)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