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埃博拉疫情暂不升级为全球紧急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一个专家组14日认定,尽管非洲中部国家刚果(金)的埃博拉疫情蔓延至邻国乌干达,本轮疫情没有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最近一周,国际社会密切关注世卫组织的内部讨论,猜测这一国际组织是否会因为最新疫情而宣布全球卫生紧急状态。一旦宣布紧急状态,国际旅行和贸易将受到限制。 这以前,世卫组织先后4次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紧急状态,分别是2009年春季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情、2014年春季南亚和非洲的脊髓灰质炎疫情、2016年巴西等国的寨卡疫情、2014年至2016年西非多国的埃博拉疫情。 世卫组织一个13人专家组14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是刚果(金)的紧急状态,但不是全球紧急状态”。专家组提醒,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形势严峻,可能影响周边国家,必须做好防范。 一名专家组成员说,“我们认为如果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有许多潜在危害”,如限制国际旅行或贸易将严重损害刚果(金)的经济,加剧贫困、公共卫生薄弱等社会问题。 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去年8月在刚果(金)东部暴发,迄今确诊感染超过2000人,其中将近1400人死亡;现在已经传播至乌干达。 乌干达上一次报告埃博拉疫情是在2012年。乌干达北部2000年发生埃博拉疫情,425人确诊感染,其中超过半数死亡。 乌干达卫生官员13日说,一名50岁女子12日晚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成为这一东非国家近期第二个埃博拉死亡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先前说,乌干达确诊三个感染病例,除这名女子,另两人分别是她的5岁孙子和3岁孙子,其中5岁孙子11日晚死亡。这家人近期赴刚果(金)参加一场埃博拉患者的葬礼,返回乌干达后出现症状。 埃博拉病毒经由直接接触已感染患者或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传播。人一旦感染,会出现发热、呕吐、出血和多脏器损伤等症状,死亡率为50%至90%。(杨舒怡)(新华社专特稿) (责编:崔越、杨牧)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