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世园建筑讲故事(永宁阁随笔)
对很多人来说,走到一个新的地方,首先进入视野的往往是当地的建筑。如果说物品能够承载古今,那么,建筑必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有人评价,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活着的历史。 最近一段时间,在北京世园会的首开集团展园内,每天都有“让古建筑活起来”的主题活动,让游客探寻古建筑的秘密,学习榫卯斗拱,体验绘制彩画,了解古建筑的更多知识。 北京世园会500多公顷的土地上,每一处建筑都在讲述着独特的故事。 作为北京世园会的制高点,永宁阁是很多游客来园区必到之地。永宁阁由挖湖堆山而来,妫?I湖底的土石是其脚下的根基。永宁阁的建筑也是十分有讲究的,它采用的是辽金时期的建筑风格。这不仅是因为北京最早于辽金建都,还因为辽金所处的时代正好是中国建筑史的辉煌时期。永宁阁矗立在天田山之上,向世人展现着北国的豪放之情。 中国馆的设计同样令人啧啧称奇。站在高处俯瞰中国馆,它就如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世园会的青山绿水之间,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力。 在先人的记载中,“如鸟斯革,如?斯飞”说的是中国古建筑屋顶微微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轻盈。中国馆的设计也正是从中得到启发,屋顶借鉴传统斗拱榫卯工法,叠瓦为顶、排梁为架,用当代工艺再现飞檐翘起的古典建筑灵动神韵。 中国馆这座建筑不仅有古建筑的智慧之美,也有当代文明的绿色之美。屋顶可发电,雨水能收集,利用空气循环降低夏季空调能耗……这一处处巧妙的设计让中国馆的到访者叹为观止。 建筑不仅能够将历史的文脉传承下来,让古典与现代于一室之内展开对话,还能够连接中外,在不同的文化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在世园会的世界园艺展示区内,不同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有不同的建筑风格,日本展园的建筑设计精细而严谨,德国展园的建筑材料可降解,这些建筑都是不同文化的缩影。 建筑是有情感的,也是有温度的。每一座建筑,都在讲述着未完待续的故事。 (责编:李圆征(实习生)、贾文婷)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