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儒学书院申遗成功 韩国书院和中国书院有什么关系?
韩国新儒学书院申遗成功 网友:书院不是中国的吗? 日前,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朝鲜王朝时代9处主导推广性理学的教育设施以“韩国新儒学书院”(Seowon, Korean Neo-Confucian Academies)之名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这一消息随即在网上引发讨论。有网友好奇,书院不是中国的吗?韩国书院和中国书院有什么关系? 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韩国书院从何而来? 一般认为,书院起源于7世纪末的中国唐朝,16世纪初传到朝鲜半岛,17世纪中叶又由中国和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列岛,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撤废,或改为学堂、学校,大致有1200余年历史。 显然,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9所韩国书院,与中国的书院关系密切。 但大致而言,朝鲜书院有祠庙和书斋两个源头。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认为,朝鲜书院其始和中国书院似乎没有联系,但在援引中国书院制度、形成 “正轨书院”概念之后,才获得大发展。 “正轨书院”概念的确立,标志着朝鲜书院相对独立发展格局的改变,自此以后,中国书院对其发展及其制度的完善都表现出相当大的影响力。 而中国书院制度的移植始于明代,第一站便是相邻的朝鲜。 邓洪波曾详细梳理过书院在朝鲜半岛的发展历程。16世纪,李氏朝鲜出现了教学与祭祀先贤两者兼具的第一所“正轨书院”——白云洞书院。 同时期,有“东国朱子”之称的李?辏?岢隽巳?嬉??泄?樵褐贫鹊慕ㄒ椤4撕螅?樵涸诶钍铣?市耸⒁皇保?敝?8世纪才衰落。 资料图:白鹿洞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韩书院有何不同? 由于历史上曾模仿中国书院制度,中韩两国书院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两者同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同以经典为教材,同为有组织之法团所设立的学校等。 但同时,由于所根植的文化土壤不同,两国书院也存在着差异。 邓洪波认为,其差异的表现可以总结为六点。 比如,在中国,书院以教育为主,奉祀先贤为辅,在朝鲜则恰好相反;中国书院在学术上有一定开放性,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乾嘉汉学等都曾在书院盛行,而朝鲜则以朱子学派为宗主,对当时在中国盛行的阳明心学、乾嘉汉学基本上采取排斥态度等等。 此外,朝鲜书院享有诸多特权,如院田之免税、院奴之免役等,也因此造成书院在李氏朝鲜广占田地、危害国家财政的弊端;而历史上,中国书院则未发生此种情况。 资料图:嵩阳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国书院都不是世界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书院”虽然并未成为世界遗产,但确实有书院已成为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例如,著名的白鹿洞书院作为“庐山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已于1996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嵩阳书院作为“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组成部分,2010年成为世界遗产。 在邓洪波看来,就整个东亚书院的历史而言,李氏朝鲜书院的特色只是一种地域性特色,“局部再有特色,也代替不了全部”。 此前,他也曾多次表示,自己不反对韩国书院作为儒家书院的一部分而申遗。“对于东亚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我们乐见其成。”但他同时指出,韩国一家不能体现东亚儒家书院的全貌。 他也对媒体解释,根据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两个世界遗产,其中一项必须是自然遗产,中国书院的申遗自然受到了延宕。 记者去年曾走访中国多家书院——白鹿洞书院近年持续与高校进行文化交流;鹅湖书院试点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工作;岳麓书院时至今日还有学生三百余人…… 在今天的中国,历史悠久的书院依然有其生命力,但同时书院及其精神的延续,仍任重道远。 (责编:冯粒、袁勃)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