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云上聚焦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权合作与成就
2021-03-06 21:03
导读: 新华社长春3月5日电(记者张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多边主义与人权发展: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权合作与成就”云上边会5日召开,20余位国内外学者就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团结抗疫保障人权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吉林大学副校长蔡立东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多边主义框架下推动
新华社长春3月5日电(记者张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6届会议“多边主义与人权发展: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权合作与成就”云上边会5日召开,20余位国内外学者就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团结抗疫保障人权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吉林大学副校长蔡立东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多边主义框架下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鲜明写照,倡议践行国家间合作理念,为人权领域提供了一种“共治”的思路,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弗吉亚·娜吉亚·楼恩以“中国人权保护的多边路径:一些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为题进行了发言。楼恩认为,中国在扶贫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就是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最好例证。中国积极践行多边主义,开展全球公共卫生和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的国际合作,对发展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了突出贡献。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奥托·斯派克斯表示,全球团结对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至关重要,各国需深化国际合作,充分发挥人权原则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张伟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促进国家发展、应对全球挑战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用对话替代冲突,用双赢替代零和,追求共同利益。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始终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推动与其他国家互相尊重与合作,共享发展成果。 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主办,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承办。 (责编:郝江震、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推荐文章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