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歧视: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3月27日,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数百人举行集会,抗议在美国发生的针对亚裔的歧视行为和仇恨犯罪。图为一名女子参加反歧视亚裔游行。 近来,全球多地掀起“停止亚裔歧视”抗议浪潮:美国连续3个周末在多个城市出现抗议游行,加拿大、新西兰、德国等多个国家也陆续出现抗议人群。 此次抗议浪潮的导火索是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连环枪击案,包括6名亚裔女性在内的8人丧生。大背景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亚裔群体受到的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明显增多。而对于海外华侨华人而言,此次抗议浪潮或许是压抑已久的一次大爆发。 对于种族歧视,海外华侨华人有着沉痛的记忆。无论是美国的《排华法案》、加拿大被称为“排华法案”的《华人移民法案》,还是澳大利亚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都让华侨华人经历悲惨的黑暗岁月;无论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黄手党”的称呼,还是“黄祸”的标签,都让海外华侨华人饱尝屈辱的滋味。 或许是因为历史过于惨痛,海外华侨华人愈发低调隐忍。“吃亏是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为很多人的处事哲学。殊不知,这给外界留下了“闷声发大财”和“软柿子”的印象。针对华侨华人的歧视、抢劫甚至暴力犯罪屡见不鲜。 幸运的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人开始明白,沉默换不来尊重,合理合法维权才是正道。 经过多年的努力抗争,越来越多城市和国家为当年的排华正式道歉:2006年,时任加拿大总理哈珀就“人头税”道歉并宣布赔偿;2014年,加拿大卑诗省就该省过去100多年推行的歧视华人政策正式道歉;2012年,美国正式以立法形式就《排华法案》道歉;2018年,加拿大温哥华市政府就过去推行的歧视华人条例和排华行为正式向华人道歉…… 正当大家为了这些进展而欣慰、期待着更美好未来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又旷日持久的疫情,又让种族歧视沉渣泛起,“仇恨亚裔”问题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人拿起了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在法国,今年3月24日,巴黎大法庭开庭审理去年10月法国第二次封城后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仇视亚裔推文一案,5名19岁到25岁间的法国学生把对“封城”的愤恨发泄在华人头上,因而被控种族歧视及挑起仇恨;在澳大利亚,2020年,遭到恶意抹黑的华人市议员和华商将媒体告上法庭…… 但是,反歧视注定是场“持久战”。法国警方指出,从警方统计数据,看不出有特别针对亚裔的犯罪。这种统计数据和旅法华侨华人的心理感觉出现的偏差,正是问题所在。要改变长久以来的隐忍习惯,走上街头,大声喊出自己的诉求,或是走上法庭,坚定捍卫自己的权益,对于海外华侨华人而言并不容易。 如今,针对亚裔歧视的抗议浪潮以及为数不多的诉讼案件,都是可喜的进展。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责编:赵欣悦、杨光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