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进入经济新旧动能加速替换关键期
人民网讯 7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19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百余位来自媒体、学界、产业界人士前来听会并与嘉宾活跃互动。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杰教授代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课题组发布了《经济新旧动能加速替换关键期的中国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2019年7月)。报告指出,当前迫切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了“新动能规模相对过小”和“新旧动能转换速度相对过慢”两大突出现象。因此,中国正在进入经济新旧动能加速替换的关键期,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和诸多改革举措,特别是进入纵深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愈加聚焦促进制造业部门经济新旧动能的顺利转换,既要注重促进新动能规模的加速扩大,也要注重加快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和替代速度,缓慢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速度,并不利于中国经济中高速高质量增长模式的形成和稳定。 在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新旧动能转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风险的基础上,报告提出的总体改革调整原则是:中国各级政府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改革举措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要更加聚焦于推进和促进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新旧动能的转换和替代。 参会嘉宾围绕7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和报告发表精彩观点及点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指出,在当下需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流动性分层背景下中小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房地产行业高杠杆风险;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上市企业的信用风险;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提出,目前即使在经受中美贸易冲突、全球经济长期停滞以及2008年到现在十多年内部的攻坚战三重的洗礼,中国的就业、老百姓的生活能保持如此运作的状态充分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巨大弹性和韧性。判断中国经济一定要走入老百姓和基层,用他们的实际情况来感受中国经济;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新旧动能转换不能完全抛弃旧动能。如果全部靠新动能、靠消费、靠技术,经济增长的水平必然会是慢的;财新智库董事总经理、莫尼塔研究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从政策方面、国内经济形式变化以及经济周期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宝能集团副董事长张金顺提出,实体经济繁荣是国家强大且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责编:马靓辉(实习生)、常红)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