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线上探讨美国反亚裔歧视运动及影响
新华社上海6月1日电(记者杨恺)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与美国卡特中心日前联合举办“美国亚裔歧视的跨太平洋视角”网络视频会议,国内外学者就这一话题发表了各自看法。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政策教授高琴分享了她和同事针对纽约华裔居民的调研成果。调查显示,华裔纽约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经历了高频率和不同形式的种族歧视。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至少经历过一种形式的歧视。其中大多数人将这种经历归因于自己的肤色或血统,而其中有三成受访者指出,在疫情期间佩戴口罩也是受到歧视的原因。 “尽管美国众多人都接种了疫苗,但对于是否需要继续佩戴口罩存在分歧。”高琴说。 她同时指出,种族主义对华裔纽约人造成了严重伤害,他们所经历的种族歧视,导致他们高度紧张和警惕,“他们担心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安全,希望不受因仇恨引起的犯罪或骚扰的影响。” 她认为,疫情加剧了美国对华裔早已存在的种族歧视,“我认为美国是一个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对人民的尊重的国家。但我也从那些走到一起要求平等和种族公正的美国人民身上看到了希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聪悦说,美国的固有模式是试图鼓励移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从而摆脱对故土的忠诚,建立新的民族认同。她认为,美国现阶段针对少数族裔的仇恨犯罪是政治力量、资本力量和社会力量三者失衡的表现。 “社会力量变得越来越分散,作为其传统基础的正义共识和良好秩序正在被强调对立的部落主义倾向打破。”她说,在三种力量的冲突中,民族性得到了加强,内部的敌意也进一步加强。 “过去两年发生了这么多针对亚裔的犯罪,让我感到震惊。”南洋理工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占少华说。他认为歧视亚裔的成因需从历史、经济、移民等多角度思考,同时介绍了新加坡政府为确保种族和谐所制定的政策措施:“一是种族融合住房政策,即对每个住宅区实行种族配额制度,避免种族隔离。二是扶持种族自救群体的政策,即政府推动建立基层组织,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在总结会议时说,美国各族裔应团结起来,共同谴责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行为。 (责编:于洋、刘叶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