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使在日内瓦阐述中国核战略及核军控政策
中国特命全权裁军事务大使李松14日在日内瓦裁军谈判非正式会议上发言,阐述中国核战略及核军控政策。 李松指出,建立在首先使用核武器基础上的核威慑政策,其本身就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将核威慑矛头指向无核武器国家,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突出体现。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环境大为缓和,但冷战思维的幽灵不散,至今仍是个别大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基因。有关国家奉行单边主义,渲染大国竞争和地缘博弈,谋求绝对军事优势,不断恶化国际安全环境。全球战略稳定受到新的冲击,基于长期国际共识的核裁军进程严重受挫。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这理应继续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核武器国家的共同信念和郑重承诺。 李松表示,中国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中国核战略之所以在核武器国家中独树一帜,是因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在极为特殊的冷战时期被迫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旨在应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防止核战争。中国发展核武器从来不是为了威胁别国。中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不为别国提供核保护伞,不在别国部署核武器。拥有核武器几十年来,中国始终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不附加任何条件,今后也不会改变。 李松强调,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五核国加强核战略与核政策对话,主张和推动各方客观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尊重彼此安全关切,妥善管控分歧,防止战略误判引发意外和危机,避免大国竞争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核武器国家应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观念,放弃以先发制人为核心的核威慑政策,遏制核军备竞赛冲动,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共同维护国际和地区的战略平衡与稳定。 关于所谓“中国加入美俄核裁军进程”问题,李松说,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投入合理适度,核力量始终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与美俄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情况完全不同。中国反对任何国家在军控问题上拿中国说事,无意也没有必要加入美俄两国的核裁军谈判。美俄作为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应按照国际社会长期共识,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继续进一步大幅实质性削减核武库,为其他核武器国家加入多边核裁军进程创造条件和环境。(记者聂晓阳) (责编:谭晓祺(实习生)、樊海旭)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