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警惕恐怖主义的全球威胁
人民网联合国8月27日电 (记者李晓宏)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吴海涛27日呼吁,国际社会应对恐怖主义的全球威胁保持警惕,国际社会应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务实合作。 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恐怖行为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公开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交应对“伊斯兰国”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的第九次报告,副秘书长沃伦科夫作通报。 吴海涛在发言中说,近期,阿富汗、埃及、索马里等地接连发生恐怖袭击,给当事国带来巨大伤害。正如秘书长报告所谈,尽管“伊斯兰国”在军事上遭遇挫败,但依然是具有全球威胁的国际恐怖组织,回流外国恐怖作战分子及其家属的处置、获释人员的安置与再融入等问题对各国构成挑战。他对会员国应对恐怖主义威胁提出四条建议。 一是应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在反恐领域的中心协调作用。打击恐怖主义应坚持统一标准,采取零容忍政策,尊重当事国主权和会员国反恐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理会相关决议及《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唯有如此,才能维护团结,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二是应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致力于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国际社会应推动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热点问题,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协助会员国减贫脱贫、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不同文明和宗教之间平等对话、和谐共处。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加强会员国反恐及去极端化能力建设。 三是应加强国际司法合作,结合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反恐措施。应重点解决外国恐怖作战分子流动、恐怖组织融资渠道多元化、恐怖组织与有组织犯罪合流以及恐怖分子滥用互联网及通讯技术等突出问题。支持会员国加强边境管控和执法合作,分享情报资源,加强务实合作。 四是应发挥联合国反恐办公室、安理会反恐委员会、1267委员会等机制专业优势。继续发挥上述机制在评估恐怖威胁、支持会员国能力建设和制裁恐怖分子等方面的作用,支持反恐办举办系列区域反恐会议。各反恐机制开展工作应严格遵照有关决议和议事规则,加强相互协调,与会员国加强沟通,维护反恐及制裁机制权威性和有效性,为推进国际反恐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吴海涛表示,中国是国际反恐阵营重要成员,深入参与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反恐合作,通过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会员国反恐能力建设,同许多会员国在反恐情报交流、打击恐怖融资与跨国有组织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等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国际反恐斗争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责编:李圆征(实习生)、杨牧) |
-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国际观察)美国疫情“人祸”...[详细]
-
新华社雅温得7月7日电班吉消息:中国政府援助中非...[详细]
-
中新网7月3日电据广东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7月2...[详细]
-
北京时间6月23日上午消息,据报道,随着越来越多人选...[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疾病控制和...[详细]
-
新华社德黑兰6月21日电(记者高文成王守宝)伊朗外交...[详细]
-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6日报道,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严...[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综述:美国新冠死亡病例超60万...[详细]
-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11日电 (记者王钟毅)基多...[详细]
-
新华社内罗毕6月17日电题:并肩“战疫”更显中非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