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事烦事写上去 能办待办讲明白
2019-11-04 08:13
导读: 天刚蒙蒙亮,江西省樟树市洋湖乡双溪村李家山村村民李小平拎上两个铁皮桶,来到村里一口新打好的圈井旁打水。“现在干部办事真不赖,三个月打了三口井,大伙再不用为吃水发愁了。”李小平笑着说。 今年8月,在一次民情家访中,乡挂点干部和村干部了解到李家山村出现“用水难”问题,随即引导村民填写了一张民情家访
天刚蒙蒙亮,江西省樟树市洋湖乡双溪村李家山村村民李小平拎上两个铁皮桶,来到村里一口新打好的圈井旁打水。“现在干部办事真不赖,三个月打了三口井,大伙再不用为吃水发愁了。”李小平笑着说。 今年8月,在一次民情家访中,乡挂点干部和村干部了解到李家山村出现“用水难”问题,随即引导村民填写了一张民情家访日记卡。当月底,一支施工队来到村里,3天时间打好了一口100多米深的圈井,随后又陆续打了两口井。 “基层干部与群众离得最近、接触最多,但要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还需做到心贴心服务、实打实解困。”洋湖乡党委书记甘凤生说。2018年9月,洋湖乡出台民情家访工作方案,规定乡挂点干部和村、组干部需定期走访辖区群众,引导群众实事求是填写卡片,交回乡群众工作服务站,建立电子台账并提出解决方案。 对于能立马解决的群众诉求,干部们接诉即办。对于需要时间走程序,或是不符合政策规定无法受理的,乡群众工作服务站将开出反馈意见书,安排承办人员上门解释说明。武林村村民杨和平反映,自己患病长期用药,希望享受低保。4天后,群众工作服务站开出反馈意见书,表示已按规定向上级申请,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同时,安排民政干部上门说明情况,得到了杨和平的理解认同。 “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推动了干部思想转变,也为各项工作开展争取了广泛群众基础。”甘凤生表示,将以民情家访活动作为当前主题教育的有效载体,着力解决群众的愁心事、烦心事,真正办好一桩桩惠民实事,给群众带去满满的幸福感。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04日 11 版) (责编:李枫、岳弘彬) |
推荐文章
-
...[详细]
-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9日召开...[详细]
-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详细]
-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光荣的时刻! 7月1日,习近...[详细]
-
推荐阅读 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防线 本报北京...[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详细]
-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一...[详细]
-
推荐阅读 喜讯!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5日下午,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添阳社区...[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