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重公道 调解见实效
2019-11-05 09:03
导读: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闫金山人民调解工作室”是远近闻名的说理之处。 去年10月,原格德热格村八社的8户村民走进工作室,因为147亩林地纠纷寻求帮助。闫金山详细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调查取证并多方协调,最终将矛盾成功化解。今年6月,8户村民如愿拿到补偿款36.6万元,他们真诚地为闫金山送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闫金山人民调解工作室”是远近闻名的说理之处。 去年10月,原格德热格村八社的8户村民走进工作室,因为147亩林地纠纷寻求帮助。闫金山详细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调查取证并多方协调,最终将矛盾成功化解。今年6月,8户村民如愿拿到补偿款36.6万元,他们真诚地为闫金山送上锦旗——“依法用法说服人,依礼用情疏导人”。 闫金山曾是一名信访干部,退休之后在当地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这间工作室。“我把群众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真办!认真办!”2018年9月,康巴什区首个个人品牌人民调解工作室“闫金山人民调解工作室”一成立,大家就纷纷冲着闫金山的“真办”“认真办”找到他。借贷纠纷、底商租赁押金纠纷、土地收益纠纷、经济适用房安置纠纷、养老保险待遇纠纷……经过调解,很多人的诉求得到了满意回应。 为了“真办”“认真办”,闫金山白天接待群众,走访促和、约访化解、联合调解、定期回访;晚上回到家研究政策,爬梳适用法律。他利用人熟、地熟、业务熟、情况熟的优势,将矛盾调解重心延伸至群众生活各个角落,织好“亲情化”调解网络结点,以“熟”人网络带动建立基层人民调解网络体系,实现群众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成立以来,“闫金山人民调解工作室”共受理纠纷194起,调处成功96起,导入诉讼15起,导入信访15起,政策法律咨询60起。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的工作目标,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05日 10 版) (责编:李枫、岳弘彬) |
推荐文章
-
...[详细]
-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9日召开...[详细]
-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详细]
-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光荣的时刻! 7月1日,习近...[详细]
-
推荐阅读 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防线 本报北京...[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详细]
-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一...[详细]
-
推荐阅读 喜讯!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5日下午,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添阳社区...[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