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加拿大华人网(Jianada.net.cn),枫叶之国的华人华侨网上家园!
热搜: 中关村
当前位置: 加拿大华人网-华人华侨的网上家园 > 国内 > 重庆永川:让通组公路成为群众脱贫的“加速器”

重庆永川:让通组公路成为群众脱贫的“加速器”

2019-11-13 00:09
导读:深秋时节,走进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一条条水泥路犹如一根根银白色的丝带,遍布各个村组,延伸到群众院落,道路通、环境美的画卷随处可见。自大安街道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把解决群众急难盼愁事作为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衡量标准之一。硬化前的通组公路在大安街道高庙村高墙村民小组,看着家门口于前段

深秋时节,走进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一条条水泥路犹如一根根银白色的丝带,遍布各个村组,延伸到群众院落,道路通、环境美的画卷随处可见。自大安街道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把解决群众急难盼愁事作为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衡量标准之一。

硬化前的通组公路

在大安街道高庙村高墙村民小组,看着家门口于前段时间才铺好的通组水泥路,72岁的张文国脸上全是满满的笑容。

张文国家门前的这条路名叫沙荷路,是高庙村沙坪至荷花村之间最近的一条路。以前,尘土飞扬、坑洼泥泞是这条路的真实写照。如今,这条通组达户水泥路(主路长1.2公里、路面宽4.5米,3条支路各长五六百米)的顺利贯通,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出行难题,还方便了生产,兴起了产业。

高庙村村委会主任王世杰说,以前,沙荷路是一条土路。上世纪90年代,经过村社的努力,土路变成泥结石路,除高庙村小屋基、高墙、骑龙、水井4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受益外,还涉及邻近荷花村的两三千群众。因年久失修,如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是沙荷路的真实写照。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为改变高庙村沙荷路沿线4个村民小组交通落后的局面,了却群众盼路脱贫的夙愿,高庙村决定启动沙荷路通组公路建设,打通困扰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

经初步勘测和预算,修沙荷路除上级部门补助48万资金和村里出资4万元外,还差14万元资金缺口。

要致富先修路,众人拾柴火焰高。为弥补缺口,高庙村村支两委一班人深入沙荷路沿线群众家中做思想工作,群众纷纷表示尽最大能力出资,很快14万资金如期到位。

为把这条路修成群众满意的公路,高庙村决定在沙菏路沿线4个村民小组由村民各选1至2名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公路义务监督员,主要负责对公路建设的质量、安全、工期等方面的监督。

高庙村村委会主任王世杰说,张文国就是高墙村民小组村民推选出来的公路义务监督员。在修高墙村民小组那段路时,他每天都和公路施工现场负责人一样在全程跟踪公路进程和质量,直至公路验收合格。

70多岁的罗章树有3个子女。如今,3个儿女都事业有成,他和老伴在家种点小菜、养点鸡,日子过得很幸福。以前,从主路蜿蜒至自家的近400米土路,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不便,把土路修成可以通车的水泥路是他最大的心愿。

听闻沙荷路要修水泥路这一喜讯,罗章树的3个儿子二话不说,立即为父母出了资。随后,罗章树的儿女又请来挖掘机,把土路拓宽修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在这次修路中,罗家出资4万元,是村里出资最多的人家。

对于花的这4万元费用,罗章树认为很值。他喜滋滋地说,修好了路,才能让农村的前景更美好,才能让群众的生活更有盼头。

通组路,通的是喜悦和富庶,连的是民心,它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还对当地产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肖体财是高庙村骑龙村民小组村民。2014年,他就在自家7亩地上种上了花椒。去年,听说沙荷路要修成水泥路,他又流转来其他村民的20多亩地,种上了花椒。

看到肖体财扩大花椒种植规模,同小组的肖体春、肖体序也打算栽种花椒增加收入。

路通了,高庙村的面貌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路不畅,条件好的村民在城区买了商品房住进了城里。上半年,听说沙荷路要改造,一些村民要么把以前的老房子进行修葺,要么准备在原址重新修新房好回老家生活。

在这些村民当中,肖坤平就是把老房子修缮一新的典型。如今,他已从城区搬回农村。

“路通了,出行方便了,产业搞起来了,群众笑了。在高庙村,除了面上的变化,发生变化的还有群众的内心。现在群众抱怨的少了,自力更生、努力想过上好日子的群众多了。”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高庙村村委会主任王世杰说,“下一步,村里将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随着通组公路的不断延伸,四通八达的道路不仅为大安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出行环境,还为乡村风景增添了几分秀色。高庙村沙荷路通组公路的竣工彻底改变了村里道路不畅的面貌,助推了群众发展产业的劲头,也给群众带去脱贫致富的信心,成为群众脱贫的“加速器”。

(责编:白宇、岳弘彬)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