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缸——张富清的英雄人生之三
搪瓷缸——张富清的英雄人生之三 新华社武汉5月27日电 题:搪瓷缸——张富清的英雄人生之三 新华社记者谭元斌、张汨汨 张富清淡泊名利,也珍惜荣誉。几十年里,一只国家慰问的搪瓷缸,被他随身携带,视若珍宝。 这只搪瓷缸来头可不小。 1953年,全军抽调优秀指战员抗美援朝,已是连职军官的张富清主动请缨入朝作战。他和几十名战友从新疆出发马不停蹄赶往北京。在北京整装待发之际,《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他们随即被送往文化速成学校学习文化知识。 几个月后,董必武任总团长的“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赴各地部队开展慰问活动。当时,张富清正在江西南昌防空部队文化速成学校学习。慰问团来到这里,作为上级抽调的优秀军官,他和战友们一人获得一块纪念章,一个搪瓷缸。 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他带着爱人孙玉兰一路向西,来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在他们简单的行李中,就有这只搪瓷缸。 从来凤县城到三胡区、卯洞公社再到来凤县城,张富清工作的地点一变再变,但是随身携带的物件里,始终有这只搪瓷缸。 他是如此爱惜这只搪瓷缸。每到一个地方,他都把搪瓷缸摆在触手可及之处。孙玉兰至今记得,有一次搪瓷缸被谁不小心碰着摔到了地上,脾气温和的张富清当场就提醒:“你注意点呢!” 时间久了,搪瓷缸被磨破,张富清拿牙膏皮补好后继续用。补了又补,实在没法再用,他就拿来装牙膏。如今,搪瓷缸被他小心收藏了起来。 “他说只有不要命的人才能得到这个缸子……”相濡以沫数十年,孙玉兰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情。 是的!对于张富清来说,这只搪瓷缸,不仅仅是喝水的杯子,而是装着部队的回忆,装着军人的荣誉。 不论是端着喝水,还是闲暇之余看上一眼,这只搪瓷缸都让张富清感受到,战友们仿佛还在身边。 这只打满补丁的搪瓷缸,一面印着天安门、和平鸽的图案,一面印着“献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 保卫和平”“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等几行字。多次修补,一些字已缺失,但每个字张富清都记得清清楚楚。斑驳的颜色,见证了英雄离开战场,归于平凡的岁月。 “这是全国人民慰问的缸子,是全国人民对我的爱戴,我要一直留着……”张富清说。 这只搪瓷缸,也是张富清一生艰苦朴素的最好体现。 (责编:李枫、袁勃) |
-
...[详细]
-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9日召开...[详细]
-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详细]
-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光荣的时刻! 7月1日,习近...[详细]
-
推荐阅读 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防线 本报北京...[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详细]
-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一...[详细]
-
推荐阅读 喜讯!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5日下午,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添阳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