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加拿大华人网(Jianada.net.cn),枫叶之国的华人华侨网上家园!
热搜: 中关村
当前位置: 加拿大华人网-华人华侨的网上家园 > 国内 > 记天津市和平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援甘干部张海粟

记天津市和平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援甘干部张海粟

2020-06-17 19:00
导读: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的决胜之年。为进一步落实市、区关于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的各项要求,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持续助力受援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平区卫健委全面部署、周密组织,制定个性化精准帮扶措施,在全系统精心选派24名医技专家,分两批次奔赴受援地区,开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的决胜之年。为进一步落实市、区关于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的各项要求,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健康扶贫工作成效,持续助力受援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平区卫健委全面部署、周密组织,制定个性化精准帮扶措施,在全系统精心选派24名医技专家,分两批次奔赴受援地区,开展专项技术指导和帮扶。援派干部们不负重托,牢记使命,心系当地百姓健康,全身心地投入到健康扶贫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誓言,为助力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着积极的努力。

张海粟

张海粟,曾任职于天津市和平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综合办公室主任。2019年7月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挂职锻炼,现任会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会宁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从天津市到会宁县,从基层单位到县政府,对于张海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认为,要干好政府办副主任这个工作,必须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多向当地同志取经,多与有关单位、部门、乡镇沟通,勤动手多动脑,才能尽快熟悉当地情况并开展工作,更好地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为58万会宁人民的脱贫贡献力量。在工作中,他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贫困老乡实际困难,为会宁县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谋划工作思路

从直辖市到深度贫困县,会宁这个地域辽阔、资源贫瘠的西北红色人口大县,给张海粟这位从未远行过的80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到西北小城会宁,他对会宁的方言很不理解,和同事、老乡的沟通交流很不顺畅。加之工作领域的跨度之大,让初来乍到的他,对如何开展工作无从下手。认识到这些问题后,张海粟第一时间恶补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方面的理论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凡是能够找到的资料,他统统都要读一遍,有不懂的,就虚心向同事请教。为了能尽快度过语言关,听懂方言,他利用一切机会与同事交流,下班后更是主动与老乡拉家常。一个月下来,他不但熟悉了会宁的方言,了解了当地文化习俗,还成了精准扶贫方面的半个专家,对会宁涉及到的各项扶贫政策、数据更是烂熟于心。会宁县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有耕地460多万亩,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28个社区,总人口58.03万人,1986年被列为国扶贫困县,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为了更好地掌握会宁现状,有序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他利用下乡调研、参加会议等机会,走访了14个乡镇、25个部门。通过入户走访,对贫困户家庭情况、思想意识、生产生活及脱贫意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不仅如此,张海粟还及时总结,撰写调研报告,对脱贫攻坚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也有了初步思路。

2

带着感情,深入农户,为老乡解决实际问题

在新添堡乡入户走访中,通过与老乡们的交谈,他发现老乡孩子们大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成为部分家庭沉重的负担。会宁县是西北教育名县,读书也成为孩子们走出山沟,摆脱贫穷的唯一出路。但是因为无法承担大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中途辍学,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成为老乡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涝池村马岔社村民白某,患有慢性肝炎,无法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对于依靠种植为生的一家人无疑是巨大的负担。白某的长女收到天津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一家人短暂的喜悦后便愁容满面,喜的是多年的省吃俭用终于供出来个大学娃娃,难的是并不高昂的学费与生活费无法解决。张海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回到单位就立即与天津市某企业家取得联系,希望可以想一些办法解决老乡的实际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一位热心的企业家与张海粟取得了联系,表示愿意捐助4万元,为贫困老乡解决孩子大学期间的学费。通过多次协调沟通,最终决定将这4万元以每年1万元的方式捐助给涝池村马岔社身患疾病的老乡白某,用于其女儿在大学本科期间的学费。

在捐赠仪式中,村民白某满含热泪,哽咽的表示,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还有好心人的捐助,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会利用好当地脱贫政策,努力饲养肉牛产业,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仍然要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劳动,早日摘掉贫穷的帽子。看到自己的努力付出为老乡解决了实际困难,张海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3

紧抓重点,齐头并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01

一是全力做好桥梁纽带。作为政府办副主任,主要协助挂职县长落实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扮演好参谋与助手的角色。对此,他积极对接和平区、会宁县相关部门、乡镇,确保资金使用程序规范、拨付及时,相关项目佐证材料齐全,带贫精准、效果突出,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天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录入及时、数据真实。工作中提前谋划,主动衔接,高标准严要求的落实各项工作,紧紧围绕“1+6”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协议,在产业发展、人才交流、劳务协作、结对帮扶等方面架起无形的桥梁,给予两地有力支持。

02

二是积极开展分管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本职工作,了解会宁情况。初到会宁期间,张海粟服从当地工作安排,勇挑工作重任,先后负责全县“放管服”工作,指导督促各部门、各乡镇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负责县政府对各部门、各乡镇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督查考核工作;承担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及县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承办县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以及其它需县政府组织召开的会议的会务工作。一年间,他几乎走遍了会宁的各个部门,了解各个部门工作职责与权责范围,为全面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打下了坚持的基础。他积极学习善于总结,利用学习调研与下乡入户的机会,结合会宁实际,撰写调研报告一篇。

03

三是做好信息宣传员,讲好帮扶故事。张海粟认为,作为一名八零后的年轻干部,能够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己无疑是幸运的、骄傲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东部支援西部,是先富带动后富,能够开创优势互补、长期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目前正值脱贫攻坚的决胜期,收官时,如何讲好脱贫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党和国家这一伟大事业,他主动出击,在信息宣传上攻坚发力。一是广泛收集素材,全面报送信息。紧紧围绕会宁县与天津市签订的“1+6”东西部扶贫帮扶协议内容,全面报道有关工作信息,编辑整理汇总上报各类信息80余篇。二是抓住帮扶典型,推广帮扶经验。会宁县杨崖集中药材扶贫车间,采取全产业帮扶模式,从建设扶贫车间,到市场推广销售,从劳务输转就业,到中药材种植补贴,会宁县杨崖集中药材扶贫车间,辐射带动周边10个乡镇贫困户种植党参、黄芪等中药材2万余亩,年产量达1.5万吨,中药材初加工率达60%以上,实现总产值2亿多元,壮大和发展了全县中药材产业。三是发掘自媒体宣传潜力。借助于QQ、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现代自媒体,最大程度的讲好和平——会宁帮扶脱贫攻坚之声。在各类自媒体平台原创、转发各类信息、事迹、报道等150余次。

04

四是做好团队管理员。每月组织召开天津全体援甘干部工作会、临时党小组会议,加强团队管理、强化学习,让纪律观念深深扎根于每一名援甘干部心中,牢牢守住纪律底线。主动与会宁县接收单位协调对接,确保我市援派专技人员食宿等生活保障落实到位,让每一名援甘干部无后顾之忧的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年来,张海粟同志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会宁人民脱贫致富作为自己工作的目标,在工作中不断沟通衔接、查漏补缺、献言献策,为会宁的发展和脱贫攻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他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乐观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得到当地干部与老乡的一致好评。他说,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东西部扶贫协作就是从两个大局出发,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目标的重要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事关民生福祉、百姓幸福。他来会宁,就是带着党和国家的重任,带着儿时支援西部的理想,就是要不畏艰辛的攻坚克难,就是要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这样才能不辱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为我国高质量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奉献青春与热血。

供稿:天津市和平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