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对口支援纪行(十)天津支援为黄河边“搬”来幸福村
内容提要: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海河传媒中心日前启动赴对口帮扶地采访报道活动。多路记者分赴河北、甘肃、青海、西藏、新疆深入采访,旨在更好地宣传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奋斗历程,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天津北方网讯: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海河传媒中心日前启动赴对口帮扶地采访报道活动。多路记者分赴河北、甘肃、青海、西藏、新疆深入采访,旨在更好地宣传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奋斗历程,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远处是云雾缭绕的雪山,眼前是静谧的河流和沙滩;一排排整齐崭新的砖瓦住房,一张张幸福满足的笑脸,让人们看到了在这风景如画的黄河边,还有这样一座现代化的村庄。这就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脱贫攻坚易地搬迁项目——昂拉乡德吉村。“德吉”在藏语中是“幸福”的意思。记者随海河传媒中心天津援青采访团来到德吉村的时候,村民交巴吉正在她家的农家院里招待客人。“以前我家住在山上,条件不好,家里靠外出打工收入也没保障。现在我们搬到这里,又开了农家院,光‘五一’这几天的收入,就赶上以前一年了,去年还拿到了旅游分红。这里环境又好,到县城和西宁都很方便,我觉得现在特别幸福、满足。”交巴吉告诉记者。德吉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拉毛卓玛在一旁说:“现在的德吉村就数她家的农家院最火,日子过得可红火了。” 德吉村景区内标志物——千家迁入新居地 万人喜泪颂党恩 以前这里的村民生活在县内的浅脑山区,地理条件恶劣,信息闭塞。为解决山区村民‘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险’的问题,当地政府于2016年9月,启动实施了昂拉乡德吉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将县内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2镇5乡的浅脑山区农牧户251户94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26户866人),在德吉村进行搬迁和安置。拉毛卓玛说,“村民们搬来后,天津援青干部、尖扎县副县长王鑫同志经常到这里入户走访,关心村民日常生活,询问农家院的经营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有时候还亲自为村民检修电路,调试网络故障。” 德吉村景区内的人工沙滩成了游客休闲的好去处 为了使贫困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当地在天津市的帮助下提出“文化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在德吉村发展旅游业,依靠旅游带动农牧民脱贫。为此,天津投入援建资金1070万元帮扶德吉村。借助紧邻黄河的天然优势,德吉村的旅游项目铺设人工沙滩,再建一个码头,游客还能玩游艇,这些都让天津对口支援的景观提升项目成为一大亮点。人工沙滩不仅仅是村民休闲的好去处,“高原沙滩”也吸引着周边和外地游客光顾这里,还经常有天津的游客来参观游览住宿。这里的村民和交巴吉一样,也随之吃上了“旅游饭”,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村民交巴吉家的农家院越来越红火 援建项目的实施将德吉村打造成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藏区社会治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点,让搬迁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德吉村也于2018年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全省移民易地搬迁安置示范点”。如今,德吉村因为天津的帮扶,在文化旅游方面再次提升。天津援青干部、青海省黄南州文旅局副局长张莉告诉记者:“今年6月份以来,天津的文旅企业和艺术家来了不少,与当地文旅企业家一起,对两地的旅游项目开发、景区规划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当地旅行社对接建立了联系,后续还会通过不断地沟通、交流与合作,帮扶德吉村打出更响亮的品牌,用文化和旅游带动当地可持续性发展。”(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
-
...[详细]
-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9日召开...[详细]
-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详细]
-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光荣的时刻! 7月1日,习近...[详细]
-
推荐阅读 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防线 本报北京...[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详细]
-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一...[详细]
-
推荐阅读 喜讯!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5日下午,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添阳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