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又起,不妨就地过年、“云端”聚会
疫情又起,不妨就地过年、“云端”聚会 陈城 2021年01月08日08:28 来源:《光明日报》
近期,疫情防控形势趋紧,全国多地倡议准备返乡过年的人们就地过年。从2020年12月起,北京、上海、宁夏、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河北等地先后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鼓励企事业单位安排职工弹性休假,就地过年。 年复一年,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2019年,为期40天的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近30亿人次。年关时刻的国民大迁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象,归乡、团圆、团聚是神州大地共同的家国记忆。辛丑年春节即将来临,在多地疫情散发的严峻形势下,回家和留下,成为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选择难题。 已有科学研究表明,冬季低温环境比较适宜新冠病毒生存,加之冬季本身也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时期,因此,这个冬天对我国而言,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又一关键时期。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北方持续受冷空气影响,寒潮甚至一路南下抵达华南地区,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尤为不利。 面对仍然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应该成为最重要的事情。春运时期人们难免聚集拥挤,这为病毒传播扩散创造了条件。正如一些专家所言,反复的、散在的疫情仍会出现,我们还是应该坚持原来的抗疫经验策略,正视风险,尽量减少聚集、减少外出。 中国人之所以选择春运回家过年,是因为无形的亲情纽带维系着身处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家庭成员。一年了,总该聚一聚、见一见、唠一唠,和家乡的亲朋好友诉说过往的一年。近年来,“反向春运”成了新选择,不再是子女回家乡,而是父母来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这实际上表明了春节在哪儿过不重要,和谁过才是核心。身处21世纪,短时间未见的亲情思念,并非不可填补。互联网早已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哪怕远隔千山万水,我们也可以通过视频与亲朋好友共聚“云端”,一样可以真实地向亲人表达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 当然,倡议人们就地过年,并不意味着今年春运的疫情防控措施就可以松懈。如何确保运输工具安全消杀、空气流通,如何缓解火车站等春运传统人群密集地的拥挤状况,如何尽可能降低旅途中的传播风险,仍然需要各个有关部门未雨绸缪。 人们就地过年,也会给各个城市带来往年不曾有过的春节保障压力。相关地方和部门应尽早准备做好春节期间的物资供应、公共交通运力调配等工作,平稳物价、有序交通,让那些响应倡议就地过年的国人能够过个舒心年。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疾控专家:新冠疫苗接种非常有必要 接种后要继续戴口罩 12月21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人民网记者提出的新冠疫苗到底有没有必要接种,接种后是不是就可以摘掉口罩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进行了回应。【详细】 年终体检 你的检测项目做对了吗? 年终岁末,各单位又陆陆续续开始组织职工体检了,对于体检,该做什么项目,体测前应该注意什么,你都了解吗?一起来看看。【详细】 相关新闻
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机 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发生后已引发29起聚集性疫情 “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专栏开设 对疫情防控法律问题提供咨询 通过依法防控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定 飞猪大数据:春运大战拉响警报 43%的人选择旅行过年 新冠肺炎疫情或推动机器人技术研究
精彩图集 |
-
...[详细]
-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9日召开...[详细]
-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详细]
-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光荣的时刻! 7月1日,习近...[详细]
-
推荐阅读 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防线 本报北京...[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详细]
-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一...[详细]
-
推荐阅读 喜讯!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5日下午,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添阳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