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加拿大华人网(Jianada.net.cn),枫叶之国的华人华侨网上家园!
热搜: 中关村
当前位置: 加拿大华人网-华人华侨的网上家园 > 国内 > 系列时政微视频·变迁丨一往情深

系列时政微视频·变迁丨一往情深

2021-02-20 23:25
导读:内容提要:1982年,习近平到河北省正定县工作。在正定,习近平率先试行“大包干”,引进产业人才,发展“半城郊型经济”。1988年,习近平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他走遍了闽东贫困地区,提出“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扶贫开发理念。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回顾中国几

内容提要:1982年,习近平到河北省正定县工作。在正定,习近平率先试行“大包干”,引进产业人才,发展“半城郊型经济”。1988年,习近平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他走遍了闽东贫困地区,提出“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扶贫开发理念。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回顾中国几十年来减贫事业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7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正是在梁家河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铭刻在了习近平的心里。他要让中国许多像梁家河这样的地方摆脱贫困。

1982年,习近平到河北省正定县工作。在正定,习近平率先试行“大包干”,引进产业人才,发展“半城郊型经济”。1988年,习近平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他走遍了闽东贫困地区,提出“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扶贫开发理念。

岁月不居,初心不改。从陕西梁家河、河北正定,到福建、浙江、上海,再到中央,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40多年来,习近平心里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工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