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 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李楠桦)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保护修复,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有高等植物3.6万余种,居全球第三。 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极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珍稀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拯救行动。我国许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生存状况不断改善。 大熊猫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加到1864只;极度濒危的海南长臂猿,从低谷时的七至九只增长到了33只,第五个家庭群正在形成;朱?从发现时的7只,恢复到5000余只;藏羚羊从几万只恢复到目前的30多万只;白头叶猴从八十年代的300余只恢复到1300多只;白鹤由210只增加到4500余只。 记者了解到,5月21日,202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场宣传活动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活动上表示,生物多样性构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黄润秋指出,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普遍受威胁的形势还在持续恶化。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全社会同心协力,尊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才能谋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呵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黄润秋说,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东道国和候任主席国,将认真履行责任义务,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责编:李楠桦、高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详细]
-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9日召开...[详细]
-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详细]
-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光荣的时刻! 7月1日,习近...[详细]
-
推荐阅读 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防线 本报北京...[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详细]
-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一...[详细]
-
推荐阅读 喜讯!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5日下午,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添阳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