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照分离”改革 “小切口”带来政府职能转变“大成效”
人民网北京6月4日电 (记者李楠桦)“‘证照分离’改革看似 ‘小切口’,却带来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大成效’,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的便利送给企业,把事中事后监管的挑战留给政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熊茂平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改革明确了“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进一步厘清了部门间的监管职责。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向全国推开全覆盖改革并在自贸试验区加大改革力度作了新的部署。 《通知》要求,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力争2022年底前建立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 熊茂平表示,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对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促进更多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稳住经济基本盘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证照分离”改革的整体情况如何?据熊茂平介绍,“证照分离”改革取得了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的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激发了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二是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三是优化了营商环境。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1日改革试点以来,全国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41.34万户,受惠于改革的有20.18万户,占比48.81%,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轻了办证负担。今年1至5月,全国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13.58万户,同比增长60.52%,高出全国新设企业同期增长率30个百分点。 熊茂平指出,“证照分离”改革稳步推进到今天,衡量改革的成效,不只看取消或下放了多少事项,更要关注市场主体的切身感受。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如何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负责人陈烨回应称,主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 二是进一步健全监管规则。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改革方式,分领域制定全国统一、简明易行的监管规则,建立健全技术、安全、质量、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国家标准,为监管提供明确指引。 三是进一步完善监管方法。对一般行业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推进常态化部门联合抽查。充分发挥信用监管基础性作用,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提升监管效能,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同时,要健全政府主导、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监管新格局。 (责编:李楠桦、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详细]
-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9日召开...[详细]
-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详细]
-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光荣的时刻! 7月1日,习近...[详细]
-
推荐阅读 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防线 本报北京...[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详细]
-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一...[详细]
-
推荐阅读 喜讯!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5日下午,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添阳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