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颗红星在述说(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2019-08-11 04:58
导读: 位于劳山战役烈士陵园里的英名亭。 青山巍峨,绿树成荫,陕西延安甘泉县劳山战役烈士陵园里,整齐地排列着33座红军墓,每座墓前都有一座雕刻有红色五角星的墓碑,墓碑上都没有名字。 这33座无名红军墓,述说着红十五军团成立后第一场反“围剿”战役的壮烈。 1935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调集10多万兵力
位于劳山战役烈士陵园里的英名亭。 青山巍峨,绿树成荫,陕西延安甘泉县劳山战役烈士陵园里,整齐地排列着33座红军墓,每座墓前都有一座雕刻有红色五角星的墓碑,墓碑上都没有名字。 这33座无名红军墓,述说着红十五军团成立后第一场反“围剿”战役的壮烈。 1935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调集10多万兵力,分5路对陕甘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9月15日,由鄂豫皖根据地突围的红25军到达延川县永坪镇,红26军、红27军南下永坪与红25军会师,三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总兵力7000余人。红十五军团组建后,经短时间休整,便投入反“围剿”斗争。 “徐海东、刘志丹率领部队在劳山观察地形,决定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诱导延安守敌驰援甘泉,在路上歼灭敌军。”甘泉县党史办原主任史云楼介绍,9月28日,红十五军团部队和地方游击队包围甘泉县城。29日,红十五军团在劳山以南到白土坡之间两侧的山坡上布下“口袋阵”,设好伏兵,等待同国民党军队一战。 “即便如此,战斗依然非常惨烈,敌人的装备比红军先进得多,红军伤亡很大。”甘泉县委党校副校长魏延宏说,但红军战士纪律严明、临危不惧,“有的战士身中数枪依然冲锋在前,有的战士断了手臂还坚持战斗,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战斗取得胜利。” “劳山战役的胜利对粉碎敌人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巩固和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有重要意义。”史云楼介绍,战役中牺牲的红军大多没有留下名字,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捍卫了革命,守护了革命根据地。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09日 06 版) (责编:冯粒、袁勃) |
推荐文章
-
...[详细]
-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9日召开...[详细]
-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详细]
-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光荣的时刻! 7月1日,习近...[详细]
-
推荐阅读 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防线 本报北京...[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详细]
-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一...[详细]
-
推荐阅读 喜讯!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5日下午,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添阳社区...[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