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 回访教育扶起“跌倒”干部
本报讯(通讯员 伍晓慧 罗晓清)“正是组织及时‘扶一把’,让我‘跌倒’了还能重新‘站起来’。”日前,面对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再次回访,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富邦乡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何某某感激地说,“组织没有放弃我,也没有忘记我。” 去年11月,何某某在担任富邦乡武装部部长时因违反纪律受到处分。被处分后,他对工作、生活感到十分迷茫,精神状态也变得很消极。为及时帮助何某某祛除“心病”,澜沧县纪委监委集体“会诊”,根据其违纪性质和情节,对症下药开展回访教育。一方面帮助其本人清理思想上的“淤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勉励他放下包袱、从头再来;另一方面积极与乡党委沟通,引导周围党员干部客观看待,为其减压。 有了组织的教育和关怀,何某某如释重负,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今年5月,何某某担任澜沧县富邦乡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指导的乡“户户清”问题销号整改清零工作被评为全县范例。 同何某某一样,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副镇长安某因失职失责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后,整个人忧心忡忡,无法安心工作。 “处分不是否定你的工作和付出,而是警醒你及时纠偏纠错。”在安某最茫然的时候,西盟县纪委监委及时开展回访教育,让他重拾信心,继续奋战在履职一线。 “党员干部被处分后,有的觉得压力很大;有的自认为劳苦功高,不能正确知错悔错;有的因单位领导同事‘另眼看待’,逐步被‘边缘化’。”普洱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相关负责人说,因人施策开展回访教育,真心实意“扶一把”,有助于把“跌倒”的干部从错路拉回正路,重新焕发工作活力。 据介绍,为认真贯彻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普洱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实行回访教育工作制度,回访前认真分析制定教育方案;回访中与单位领导交换意见、与本人交心谈心、听取了解干部群众意见评价,详细掌握受处分人员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生活情况,共同分析犯错原因,引导其真心悔错改错;回访后全面进行效果评估,压实所在单位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各阶段工作环环相扣,通过对受处分人员进行精准回访教育,切实担负起教育挽救干部的责任,变“有错干部”为“有为干部”。 今年以来,该市已对107名党员干部进行回访教育,一批受处分党员干部重燃干事热情。 (责编:牛镛、岳弘彬) |
-
...[详细]
-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9日召开...[详细]
-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详细]
-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光荣的时刻! 7月1日,习近...[详细]
-
推荐阅读 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防线 本报北京...[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详细]
-
【学习进行时】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一...[详细]
-
推荐阅读 喜讯!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5日下午,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添阳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