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加拿大华人网(Jianada.net.cn),枫叶之国的华人华侨网上家园!
热搜: 中关村
当前位置: 加拿大华人网-华人华侨的网上家园 > 互联网 > 港交所已为阿里扫清障碍 赴港上市可形成双赢局面

港交所已为阿里扫清障碍 赴港上市可形成双赢局面

2019-05-29 00:23
导读:[摘要]对于像阿里这样中国背景的大型科技公司,他们来香港作第二上市,也是有资本和监管方面的防守性考虑。(本文系腾讯科技独家约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富途证券资深分析师理查德传言已久的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爆出重大进展,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5月28日,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阿里巴巴集团正考虑在香港二

[摘要]对于像阿里这样中国背景的大型科技公司,他们来香港作第二上市,也是有资本和监管方面的防守性考虑。

(本文系腾讯科技独家约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富途证券资深分析师 理查德

传言已久的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爆出重大进展,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5月28日,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阿里巴巴集团正考虑在香港二次上市,并将筹资200亿美元,当前正与财务顾问讨论上市计划,最早在2019年下半年在香港秘密提交上市申请。

虽然外媒报道中也提到香港二次上市计划尚处于初步阶段,可能会有所改变,但当前整体评估来看阿里巴巴赴港上市已是时间早晚的大概率事件。

阿里和港交所的纠葛由来已久。早在2007年11月,阿里巴巴旗下B2B业务板块曾登录港交所,代码1688.hk,116亿港元的融资规模也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融资记录。挂牌后,股价也不负众望最高涨至发行价3倍。但紧接而来的金融危机和阿里内部业务重心的转移,使得阿里B2B公司股价一路走熊,最终阿里B2B公司选择在2012年私有化,退出香港联交所。

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希望以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在香港上市,但由于港交所不认可合伙人制度,亦不接纳同股不同权机制,阿里赴港上市最终遭遇碰壁。

“同股不同权”,又称双重股权结构、AB股结构。不同于同股同权、一股一票,在“同股不同权”下,管理层希望以少量资本控制整个公司,将公司股票分高、低两种投票权,高投票权的股票主要由公司管理层持有,而低投票权股票由一般由外部股东持有。

作为针对公司治理的特殊制度安排----阿里湖畔合伙人制度,也基于此实现。从2010年开始,阿里巴巴在管理团队内部运行独特的合伙人制度。合伙人有权力提名半数以上董事会席位人选,并且在公司因任何原因而导致董事会成员中合伙人提名的董事不足半数时,合伙人可以额外再提名,直至超过半数。通过这种方式,阿里巴巴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公司创始人及高管手中。

在阿里巴巴和港交所的谈判破裂后不久,阿里就登陆纽交所在美国上市。李小加后来也专门曾撰文分析过阿里巴巴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他用十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代表十种不同的立场,而他们争论的焦点,就是该不该为多层股权制开绿灯。不可否认,错失阿里巴巴变相推动了香港上市制度的改革。

规矩最终还是得到改变。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发布香港上市制度改革的第二轮咨询结果。根据咨询结果文件,咨询结果文件中所载的《上市规则》相关条文和指引信将于2018年4月30日起生效。港交所宣布上市规则的重大改变,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来香港上市,允许已经在境外上市的公司来香港上市,允许没有营收的科技生物医药公司来香港上市。而第一点和第二点很明显,就是为阿里再次赴港上市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此后,小米、美团、映客、海底捞、宝宝树等企业先后赴港,给港交所带来了全球IPO募资额第一的成绩。

今年初,在浙商总会香港浙商联合会成立典礼上,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则邀请阿里巴巴主席马云将公司带回香港公开市场。紧接着,在4月接受《财经》采访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阿里巴巴百分之百会回来,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而回到上海或香港上市,则是它自己的选择。当阿里巴巴认为香港市场能解决它的问题的时候,它就会回来。

两情相悦已久,在制度障碍扫清后自然水到渠成。实际上,阿里再次赴港上市,对多方都有明显好处:

1、阿里仍在大力投资包括新零售、国际电商、半导体等新兴业务,这些业务短期未必有可观回报,因此当前阶段的巨额融资或更容易被熟悉业务前景的中资背景机构接受,比如早年在美股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百济神州,去年选择香港第二上市,在未盈利背景下,9亿美元的募资额也很快被消化。

2、对于像阿里这样中国背景的大型科技公司,他们来香港作第二上市,也是有资本和监管方面的防守性考虑。

3、对于港交所来说,阿里的二次上市预计将增加香港市场的流动性,以及对港股市场吸引更多潜在投资者有很大帮助,拥有中国最强的两家科技公司腾讯、阿里,港股市场的吸引力势必再上一个台阶。

当然,这些都只是目前的假设,阿里二次上市的最终结果以及市场影响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