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卫生监督创新“互联网+”监管机制维护百姓就医安全:
内容提要:养生保健场所不能“拔血罐”、贴“三伏贴”,更不能打着所谓“祖传秘方”的旗号售卖中药饮片。
■ 卫生监督人员将通过创新“互联网+”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中医医疗机构及人员信息查询“二维码”,运用“双随机”“飞行检查”“专项行动”等监管方式,加大对中医药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据介绍,当前卫生监督人员在中医药监督执法中发现的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打着“养生保健”“调理亚健康”等旗号行非法行医之实,养生保健场所、生活美容院等机构违法违规开展“刺络拔罐”(拔血罐)、贴“三伏贴”、整骨、针灸减肥、发泡灸、中药灌洗肠、以“祖传秘方”为名售卖中药饮片等中医医疗行为。二是中医医疗机构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使用未取得相应卫生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进行中药饮片调剂或医疗按摩活动、由未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同意的“西学中”班培训的西医执业医师进行中医诊疗开具中药饮片。三是中医执业医师不按规定书写处方给患者造成安全隐患,例如中医内科医师未在处方上写明服用方法导致糖尿病患者没有按照正确剂量、次数服药,给患者造成损害;中医医师未写明患者性别导致同名患者取错药服错药;误认为申请了药品配方“专利”就可不再申请院内制剂备案,处方书写中只写药品专利名称(如接骨黑膏药、抗癌1号等),而不按照《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列明中药饮片名称及剂量。 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副所长张坤海介绍说,为了提升中医药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国家财政局、中医药管理局专门设立《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部分)》项目,此次培训班即是具体落实该项目,着重培训中医药监督执法技能,重点教授中医药监督员如何办案、如何办好案,规范我市中医监督执法行为,提升中医监督执法水平。 下一步,全市卫生监督部门将一如既往做好群众投诉举报工作,在查处确实存在的违法行为同时,解释、宣讲由于政策不明导致的误解;专项检查、重点打击、统一规范群众普遍反映强烈、日常监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下半年尤其将对全市备案管理的中医诊所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实行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监督员“双随机”抽取派发任务,收集分析监管数据,发现重点、热点问题,为执法计划制定及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
-
IT之家7月9日消息据WPS官方宣布,在WPS移动版十周年之...[详细]
-
王毅出席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详细]
-
当地时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EA在今年2月份以12亿美元收购了《F1...[详细]
-
IT之家7月3日消息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详细]
-
北京时间7月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亚马逊今日宣布,将...[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小米公司上个月宣布成立MIUI先锋小...[详细]
-
@九派新闻消息,日前,在社交媒体上,美团员工被曝通...[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为迎...[详细]
-
IT之家7月1日消息 外媒onMSFT报道,虽然这可能会让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