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工业软件怎样才能“硬”起来?中望软件:加大研发,匹配需求
我国工业软件起步并不晚。专家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我国自主核心工业软件曾有过一段小阳春。以仿真软件CAE为例,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郑州机械研究所等机构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某些功能甚至不亚于国外同类产品。 这些产品为什么没走远?在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敏看来,高校院所做的这些工业软件基本上没有企业参与研发。软件一些功能可能很先进,但不适合实际需求。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认为,凝聚着工业技术的软件,才是有价值的工业软件。一些国际大牌的工业软件之所以好用,除了软件本身,更重要的是嵌入了大量的工业知识和数据。 察国际知名工业软件的发展过程,它们大多数孕育于工业巨头,出生时就带着工业基因。比如,法国达索系统诞生于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美国工业软件公司UG出身于麦道公司,美国PTC(参数技术公司)与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关系密切。 一个成功的工业软件,在研发设计阶段需要企业参与进来,在应用阶段需要有一定的用户数量支持,推向市场后还要有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麻辣财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专家都提到了这几点。 自主软件先要用起来,才能强起来 “工业软件是高端工业品,它的基础是工业技术和知识,这点与社交、办公等IT软件有本质的区别。”赵敏表示。 企业开发软件的优势在于,它是软件的第一用户,了解自身需求,产品服务于真实工作场景。此外,还能在使用中帮助优化软件。赵敏说,工业软件开发周期一般比较长,投入也比较大,起步时获得企业的支持很重要。通常,国外工业软件通常是在“母体”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独立到市场去打拼。 反观国内,我国工业软件起步时,我国的工业制造水平较低,对工业软件的需求较小。企业积累技术知识和实验数据的意识比较差,很少主动孵化工业软件。业内人士表示,20年多前,即便是我国顶尖的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线也比较简单,研发水平低,几乎没有新产品设计,自然用不着仿真类的工业软件,自主产品研发缺乏市场支撑。 2000年后,随着国内制造业水平提升,开始较大范围采用CAD、CAE等工业软件。此时,国外商业工业软件逐渐步入商业化运作期,体系架构稳定,功能齐全,能够满足多数企业要求的复杂设计、生产、运营与维护功能。 “工业对可靠性要求高,软件能稳定使用,就尽量不会替换。”赵敏说,这就造成工业软件市场强者愈强,由于缺乏产业界支持,自主工业软件生存困难,国外工业软件则越来越好用,越做越大,逐渐筑起较高的技术和商业门槛。 安世亚太公司高级副总裁、北京市综合仿真实验室主任田锋介绍,为争夺市场,国外工业软件运用各种手段“围剿”自主产品。以仿真软件为例,一方面国外厂商通过国内代理商向企业推广产品;另一方面采用低价甚至免费的模式,培养高校院所使用习惯,几年之内就基本垄断了国内市场。 工业软件对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要求高,这些都需要在应用中不断打磨,不可能一步到位。其中,工业界在使用中持续反馈,帮助更新迭代尤为重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用”是工业软件发展之母。 “没有成功的商业路线,自主仿真软件很难发展起来。”田锋表示,在市场上,国内一些软件企业希望以定制化服务为切入口,来提高自主仿真软件份额水平。然而,国内企业能花钱买成套软件,却极少买软件服务。这条商业路线同样面临重重阻碍。 “总体上,过去30年我国自主仿真软件水平,与国际大牌软件差距在拉大。” 田锋说,即使自主仿真软件性能接近国外软件,用户也意识到支持国产软件的重要性,但考虑到切换成本等因素,替换意愿也不高。 广州中望软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玉峰说,近年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自主CAD产品性能提升较快,能够匹配一些国内用户的需求。然而,包括央企在内的大中型企业,习惯购买国外CAD产品,留给国产CAD的空间非常有限。没有市场的支持,产品难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改进。 “我国工业需求强、体量大,如果国内企业逐渐培养了使用自主软件的习惯,市场就能支撑国产CAD产业慢慢壮大。”刘玉峰说。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上“云”成为工业软件的重要发展趋势。业内专家认为,抓住软件上“云”机遇,有助于开发新型的自主工业软件,还能降低工业软件的使用门槛,提高中小企业生产制造能力。 中小企业对工业软件有需求,但受到成本、人才储备等因素制约。田锋表示,软件部署在工业云上后,一些基础软件工具可以低价,甚至免费向中小企业开放。只要用户数量上去了,国内工业软件公司才有动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盗版挤压软件研发空间,保护知识产权需出重拳 软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复制无成本、功能不降低、质量不下降。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位教授说,使用廉价的盗版产品,无异于饮鸩止渴。看上去省了钱占了便宜,长远来看,实际上打击的是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破坏的是产业良性发展的根基。 业内专家认为,盗版软件的存在,让中国工业软件的市场规模与工业增加值不匹配。如果类比发达国家市场,按照当前中国工业增加值,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应该是现有的数倍。巨大的市场,能支撑自主软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企业自主研发工业软件无法持续盈利,得不到资本的青睐,投入就跟不上。据了解,全球最大的仿真软件厂商ANSYS每年研发投入达3亿美元左右。与之相比,我国企业的投入甚少。 “有些自主工业软件不是卡脖子死的,而是被噎死的。”田锋说,如果不尊重知识产权,用户有可能以零成本获得质量高、功能强的产品,后来的软件企业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刘玉峰表示,软件正版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市场各方积极参与,短期内可能经历阵痛,但对自主工业软件很重要。希望管理部门加强宣传,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企业用正版的意识;也可以通过表彰的形式,重点培育一批使用国产工业软件的正版示范企业;此外,有关部门还可以适当加强执法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软件正版化政策落地。 国务院此次出台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明确,严格落实集成电路和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网络环境下软件著作权的保护,积极开发和应用正版软件网络版权保护技术,有效保护集成电路和软件知识产权。 同时,探索建立软件正版化工作长效机制:凡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计算机,电脑里的预装软件须为正版软件,禁止预装非正版软件的计算机上市销售。这些计算机包括大型计算机、服务器、微型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预装软件必须是正版。 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主动支持国产自主工业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有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将不断优化。 【广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您对该稿件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hyzixun@126.com,我们将尽快给您回复。) |
-
IT之家7月9日消息据WPS官方宣布,在WPS移动版十周年之...[详细]
-
王毅出席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详细]
-
当地时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EA在今年2月份以12亿美元收购了《F1...[详细]
-
IT之家7月3日消息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详细]
-
北京时间7月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亚马逊今日宣布,将...[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小米公司上个月宣布成立MIUI先锋小...[详细]
-
@九派新闻消息,日前,在社交媒体上,美团员工被曝通...[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为迎...[详细]
-
IT之家7月1日消息 外媒onMSFT报道,虽然这可能会让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