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93”车型量产下线 恒大造车进入实质性阶段
[摘要]国能 93车型的量产下线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除了已具备量产能力的瑞典特洛尔海坦的生产线,随着恒大国新能源汽车集团国能93 车型在天津生产基地的量产下线,则标志着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在国内的生产线也具备了大规模的量产能力。 造车是一个重技术、重资产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特别强调规模的产业,造1万辆车和造20万辆车的成本结构完全不同。倘若仅有造车概念、先进技术而无法实现量产,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说,实现产品的量产对于一个造车企业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新晋造车企业而言。 面对外界“因技术试验尚未完成,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首款车型量产下线日期将延后”的质疑,恒大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回应。 《中国汽车报》记者从恒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获悉,6月29日,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国能 93车型量产下线仪式在天津举行。天津市高新区工委书记单泽峰、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夏海钧、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蒋大龙、瑞典科尼赛克董事长Christian von Koenigsegg,瑞典NEVS总裁Stefan Tilk,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总裁肖恩,荷兰e-Traction首席执行官Steven Hsieh、首席技术官Peter van der Wal,英国Protean首席执行官KwokYin Chan、总裁Andrew Whitehead、首席技术官Chris Hilton等出席了活动。 国能 93车型的量产下线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除了已具备量产能力的瑞典特洛尔海坦的生产线,随着恒大国新能源汽车集团国能93 车型在天津生产基地的量产下线,则标志着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在国内的生产线也具备了大规模的量产能力。同时,恒大方面相关人士还对记者表示,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在上海、广州、沈阳的各生产基地的建设投产也将加速提上日程,为后续推出更多具有恒大基因的新车型提供产能保障。 对于国能93量产车型的下线,有恒大内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国能 93在天津生产基地量产是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推进的缩影。自今年初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恒大已构建了覆盖了整车研发制造、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此次国能 93的正式量产下线,标志着恒大造车已步入全新阶段,其朝着‘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据了解,国能93车型是一款基于瑞典萨博(SAAB)凤凰E平台及萨博技术打造的定位为大众较为大众化的入门级纯电动车型。早在恒大入主前,NEVS就已完成该车型的研发,而根据恒大此前公布的规划,恒大未来还将推出涵盖中端、中高端、高端及豪华定位的全系列多品牌产品。对于未来的产品规划,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除了目前量产下线的产品,未来我们还将要做出有恒大特色的车型。” |
-
IT之家7月9日消息据WPS官方宣布,在WPS移动版十周年之...[详细]
-
王毅出席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详细]
-
当地时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EA在今年2月份以12亿美元收购了《F1...[详细]
-
IT之家7月3日消息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详细]
-
北京时间7月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亚马逊今日宣布,将...[详细]
-
IT之家7月7日消息 小米公司上个月宣布成立MIUI先锋小...[详细]
-
@九派新闻消息,日前,在社交媒体上,美团员工被曝通...[详细]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为迎...[详细]
-
IT之家7月1日消息 外媒onMSFT报道,虽然这可能会让人...[详细]